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

风云的小舔...

首页 >> 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 >> 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九章 梁国险恶,祸水东引!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政事堂内。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震惊。

他们第一次见到李言行如此大怒。

当他们看到八百里急报时,瞬间亦是怒火中烧,恨不能生吃梁师都的肉,生喝其血。

原来。

大唐陇右道受灾,与梁师都有直接关系。

今年年初,西域来了大批蝗虫,是遮天蔽日的那种。

西域各国首先受灾。

紧接着,蝗虫南下,来到了梁师都的地盘。

不过几日,梁国便发生了大灾。

梁师都麾下谋士献毒计,想要祸水东引。

随后,梁师都采取此计策,成功把大批蝗虫引到了陇右道。

故而前不久,陇右道受灾。

以至于长安城都被殃及了。

故而,李言行等人如此勃然大怒。

房玄龄好奇询问:“梁师都是如何祸水东引?”

“必定是以粮食引诱蝗虫。

每隔多少里设置一堆粮食,只要如此连续,自然可以让蝗虫改变方向,甚至控制它们。”

李言行沉声说道。

杜如晦眼眸一亮:

“这个办法或许可行,秦琼将军可知道梁国如何引蝗虫的吗?”

秦琼摇了摇头:

“这份急报上没有写清楚。”

又过了片刻。

“报!!!!”

又一封八百里急报送到政事堂内。

上面记载了梁国是如何引蝗虫南下。

每隔一里,布置一处,有三百斤粮食撒满地面。

每一处和下一处之间,也会撒满许多碎粮,故意引导蝗虫。

梁国大约布置了三百里。

故而。

盘踞在梁国都城朔方的大量蝗虫看到哪里有吃的,自然往哪里跑,最终成功被引到了大唐陇右道。

房玄龄读完这封八百里急报后。

李言行感到了周围灼灼的目光。

群臣叹服不已啊。

此子堪称妖孽!!!

仅仅凭借推测,就已经将梁国的手段猜的一清二楚。

“梁师都。

隋朝时是隋臣,隋末时反叛,割据一方建立梁国,后投靠突厥。”

“武德年间,此人不断怂恿突厥南下,入侵中原,犯我大唐边境。

更是将中原百姓贩卖给突厥当奴隶。”

“今日。

他又将大批蝗虫引入我陇右道,使我大唐子民受难。

长安城外,卖儿卖女的饥民,不知多少。

此贼罄竹难书,若是不除,怎能平息民愤!”

李言行自言自语,他熟读天下书籍,对梁师都底细一清二楚。

“京兆尹,果然是博览群书,如数家珍啊。”

房玄龄感慨说道,他家儿子这么大时恐怕还在玩泥巴呢。

秦琼深恶痛绝骂道:

“此卖国贼,为了一己之私,阻挡统一之势。

可惜他有突厥撑腰,否则早被大唐灭了!”

李言行当即说道:

“大唐与此贼仇恨不同戴天。

但,当务之急是统筹百姓,捕杀蝗虫。”

“不过还请劳烦中书令起草文书,列出梁师都数条恶状。

告示全国,以泄民愤。

父皇说您起草文书,须臾就写成,必定能让所有人同仇敌忾。”

中书令房玄龄被夸了一通,面带微笑,抚须点头。

“老夫自然从命!”

见宰相房玄龄都如此听从李言行的调遣。

这让其他群臣都瞪大眼睛。

平日,房玄龄虽低调,却也有文人傲骨。

看来房玄龄已然被此子折服了。

同时,大家也感觉出李言行亦懂人情世故。

若是寻常人被群臣那么一夸,必然尾巴都会翘到天上去。

可是李言行不仅没有,而且还反夸房玄龄。

“这真是会做人啊。”

群臣心中对这个孩童的最后一点轻视,以及不满,也都烟消云散。

...

房玄龄不愧是李世民最信任的秘书。

须臾就起草好,痛诉梁师都罪行,以及梁国的险恶。

李世民得知此事,亦是怒不可遏。

还枉费他多次派人劝梁师都投降大唐,并且避免两国交战,连累无数百姓。

这一次,可以知道梁师与大唐是不死不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