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钟离传

金九四

首页 >> 白衣钟离传 >> 白衣钟离传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北行大都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饭后,孔克扬突然有事匆忙出去。宋濂叫人给钟离安排房间,洗漱休息。

翌日,宋濂和钟离正用早饭,孔克扬风尘仆仆的进来,扬声对宋濂说道:“宋伯伯,彭莹玉起兵淮西。”

宋濂放下碗筷,说道:“看你的样子,还没用早饭,先吃饭。”

宋濂站起身,在房间踱了几步,对孔克扬说道:“天下大乱将起呀!”

孔克扬问道:“如何断定!”

宋濂说道:“你们想想,历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现在刘福通占据河南,最新消息说他已横断豫南,下一步必将扩大战果,继续向南发展;哦,不是说刘福通占据河南就说他定能夺取天下,而是说刘福通初占其势。”

宋濂略作沉吟,继续说道:“近年来黄河水患不绝,不仅是河南,甚至波及了河南江北行省和部分江浙行省的部分路府。刘福通韩山童起兵犹如一点星火落入干草,必成燎原之势。之前彭莹玉在江西起兵反抗朝廷失利,这次又起兵淮西就是一个预兆,中原之地大乱将起。然,中原大乱必然引起天下大乱,历史皆然。”

钟离问道:“为何中原乱必然天下乱?”

宋濂说道:“嗯,这个问题要从深层次来看,东晋衣冠南渡,北方来的人集中在江浙,随之带来的财富也聚集于此;隋开发大运河贯通南北,也带动了江浙的发展;唐安史之乱北方的财富进一步向江浙集中。数次人口财富的迁移,江浙地区沉淀了大量的财富,且随迁移而来的不仅只有财富还有浓厚的求学之风和大量的读书人,加之江浙气候湿润适宜粮食生长。人,财,粮都不缺少,只要天下没有战乱,江浙必然繁盛,所以说多方面的因素让江浙发展超越中原和北方,变得举足轻重。这是大背景。”

见钟离和孔克扬听得入神,宋濂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在这个大环境下再去说中原乱必然导致天下大乱就好理解了。就拿当下来说,刘福通占据了河南,如果我是刘福通,我立刻挥戈东进占据江浙,这样人、财、粮都有了。有了人财粮做事才有基础,否则必然是昙花一现。现在江浙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如果江浙没有了,朝廷何以为继。到时兵不能行,官无所依,天下大乱是必然,不乱才奇怪。”

钟离问道:“按先生的说法,将来谁占据了江浙,谁就能得到天下了?”

宋濂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钟离问道:“那朝廷不会派兵平乱吗?”

宋濂说道:“正是如此,但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变数。若朝廷派兵,谁人带兵?若用河南江北行省的兵马,现在河南大乱,兵马粮草难以筹措,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判断这个可能性不大。再一个就是属地就兵,朝廷封一些当地的豪绅地主当个小官,让他们组织粮草人马配合朝廷兵马抗击刘福通。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方略,都会有若干变数。当前要务是摸清朝廷动向为先。”说完,看向孔克扬。

孔克扬道:“的确如此,那我派人摸清情况再说。”

宋濂说道:“恐怕不行,现在堂内清查事宜刚刚开始,被大禧宗湮院策反侵入到什么程度还不清楚。贸然派人去,如果有变损失太大了。”

说完,宋濂看向钟离,说道:“不知是否可以麻烦小兄弟去大都一趟。”

钟离脸色有些犹豫,说道:“先生大仇未报,我……”

宋濂说道:“我知道何兄不能就这样白白的走了,就像昨天说的,总要先知道丹巴人在何处,才能说报仇;我不用你先生的大义来说,就算你即便知道了丹巴身在何处,他身边护卫重重,接近的难度可想而知;按你现在的武功也恐怕仇还未报,自己先身遭不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孔克扬说道:“丹巴是大禧宗湮院的主事,在大都也未可能。”

宋濂瞪了孔克扬一眼。

钟离思索一番说道;“好吧!这本是先生生前所做之事,我替先生做这些事也是继续先生生前的事业。晚些时日再给先生报仇,想必先生泉下有知,也不会怪罪于我。”

钟离一番话说的宋濂和孔克扬眼睛微红,房间一时间陷入沉静。

半响,钟离把情绪抽离出来,问宋濂:“我去大都找谁,对方是何人,如果能知道朝廷的动向。”

孔克扬说道:“你此去大都,找集贤直学士吴直方府,见到吴学士,就说你托潜溪先生找的三十年的绍兴黄找到了,何时送过来合适。对方会说不,我托潜溪先生的是《龙门子凝道记》。然后你就说你来的目的是想知道刘福通起兵后朝廷的动向如何。此后,还要辛苦你尽快回到此处,细说详由。”

说罢,孔克扬走出房门,不一会儿带着个包裹进来,递给钟离说道:“这是一些盘缠,你带着好路上使用;还有包裹里有你的传信,有人盘查就说是扬州扬程船帮的人,来大都办理船帮事宜。事不宜迟,我送你上船,直接从运河北上到大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