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Mr木木木啊

首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旗人出路在哪里 (2/3)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征西行营都指挥使司,以八旗、蒙古之兵,向西游牧,功伐沙俄!永璘,你可愿意做这征西将军啊?”

朱道桦看向爱新觉罗.永璘问道。

永璘岂敢说不,他立刻拱手:“我愿意。”

朱道桦满意的点点头。

“好,既然愿意,那接下来的事就有的谈了。”

“第三点就是对八旗的处理,首先这八旗就不能叫八旗了,八旗诸协改成千户,十个千户为一个卫,按照如今八旗的人口,大概可有十个卫左右吧,那就算十个卫,另外满洲旗人要全部改汉姓,遵明礼,另外这卫只管民,不管军,军事上的事以征西行都司为主,都司暂招募三万满蒙壮士为兵,建六个龙骑兵旅,都司要按照明军标准,设置都司参谋部,以及各级参谋。都司军官需在陆海军军官学院进修后方可担任,都司隶属于大元帅府管辖,需听从大元帅府令,诸部参谋、军官升迁均受节制!”

朱道桦开始说重点了。

首先就是分拆八旗为十个卫,以卫管民,以都司管军事,实行军民分离之制。

但同时都司和卫一体,征西行营都司纳入明军的作战序列,通过参谋体系控制全军,以此来实现对满蒙诸部的控制,诸卫要支撑都司的粮草、兵源,而大明朝廷只需要提供武器弹药就可以以相当低的成本控制一支拥有数万大军、上百万人口支撑的军政体系,并以这个军政体系为主,对沙俄进行“战争报复”。

对沙俄的战争当然是要考虑成本的。

毕竟为了一大片烂地付出太大的代价可不值得。

朱道桦说完之后。

三人都不由得沉默了起来。

朱皇帝微微一笑:“当然了,设了卫,入了都司,那这满蒙诸部也是我大明之子民,诸卫指挥使、千户所指挥等世袭之官,子女需入北都公学入学,可参与科举、入朝参军为官,另都司诸军官若是立下功劳,也可同样调入大明各兵团为将。”

这就是要给满蒙诸部的精英们上升渠道了。

有了这条上升渠道在。

日后这满蒙诸部,也基本上会被消化,彻底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面了。

朱皇帝可真是仁君啊。

永璘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长期以往,满人的后代都不会记得自己是满人,甚至都要强调自己是汉人的身份了。

因为现在是汉人加分...啊,不对,是汉人为贵的时代。

日后没有旗人,没有满人。

现在的旗人也许会为了前途,违心说自己是汉人。

但日后...他们的后代们肯定会真心觉得自己是汉人的。

和珅心中一叹。

这样也好。

虽然这种手段其实也是一种“灭族”。

但至少没有用酷烈的手段,杀了个尸山血海。

刘墉拱手道:“陛下真仁君也!”

朱道桦斜着眼睛看了看这山东老头。

这语气听着怎么那么刺耳呢?

和珅和永璘也急忙拱手:“谢陛下不杀之恩。”

确实是恩。

而且是皇恩浩荡。

虽然说这一代的满蒙壮丁恐怕都要被拉上战场去拼命。

远征万万里,去和沙俄这样一个大帝国作战。

但他们的子孙后代,至少能真正的成为大明的臣民了。

能够在大明科举,做官,经商等权力。

至少现在看起来、

朱皇帝还是很讲信用的。

他做事基本上都很“讲礼”。

讲明礼。

“既然如此...那只需要完成最后一件事情,这百万旗人的性命便可全部保全!”

朱道桦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那便是,旗人需亲自指乾隆之罪!”

三人闻言大惊。

和珅不由得问道:“陛下..不知您说的罪是?”

朱道桦看了看和珅,说道:“兴兵与大明作战,此乃战争之罪,劫掠屠杀江西、两江、河南、淮北之百姓,此乃灭绝人伦之反人类罪,依礼,需严刑正法!”

“八旗那是其中帮凶,需脱罪,那便要出来指证乾隆之罪!”

说白了。

就是要让八旗都来做个“污点证人”。

通过依照明礼审判乾隆,对明清之战做最后的定性和终结——什么都要按照程序走一走嘛。

这也是朱老板维护明礼神圣性的一部分。

而八旗、乾隆。

都只是工具而已。

不过要做好工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和珅和永璘都没有说话,而是低着头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