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伏魔录

九命悬鸦

首页 >> 封神伏魔录 >> 封神伏魔录最新章节(目录)

寅将军抓唐僧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却说,金蝉子转世,现名“三藏法师”。

自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在唐王李世民与百官相送下,出离了长安城,直奔关外。

先到了“法门寺”。

本寺住持“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罗列,接至里面,相见献茶。

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斋毕,唐王安排的两个随从整顿了鞍马,收拾收拾准备再次行程。

三藏出了山门,辞别众僧。众僧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前进。

三个人又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

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

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

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多少都得把面子给足了。

于是乎,接至里面供给斋饭,然后又安排去“福原寺”安歇。

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准备明天破晓就出发。

清晨,鸡刚叫,三藏随唤随从,谁知又惊动了寺僧。

于是乎,又整治茶汤斋供。斋罢,这才出离了边界。

可以说,处境之前,这位三藏法师一路顺畅,吃饱喝足,精神抖擞。

接下来,就是刺激的了。

三藏法师心中着急,起的太起早了。

原来此时正是秋深时节,鸡鸣得早,现在只有有四更天气。

一行三人,连马一共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

三个人正在犹疑不定之时。

忽然,三人一马集体失足落崖。

随着“稀里哗啦”一阵自由落体,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

三藏法师差点吓背气,随从也吓得要死。

刚要缓过来点精神头,谁知又听到里面不远处,一声哮吼高呼,叫道:“抓住他们!抓住他们!”

接着,只见妖风滚滚,冲出五六十个妖怪来。

几下子就把三藏、两个随从,揪走捆上,递了出去。

这法师战战兢兢的,偷眼观看,上面坐了一个魔王,样貌十分凶恶。

一看就知道是个老虎精,这下可把三藏法师吓得魂飞魄散。

二个随从,也是骨软筋麻。

那魔王喝令,把他们三个好好绑上,众妖一齐将三人用绳索重新捆上。

老虎精正要安排吞食,这时候,只听得外面一阵喧哗。

有小妖跑进来,报告道:““熊山君”与“特处士”二位修士来也。”

三藏法师闻言,偷偷抬头观看。

只见进来的两个人形怪物,前走的是一条黑汉。

又见那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

这两个妖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那虎精急忙起身迎接。

熊山君说道:“寅将军,你这日子过的真不错啊,听说最近东岳大帝也对你伸出了橄榄枝?

真是羡慕死我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特处士也说道:“寅将军修为高深,自然有东岳大帝看中,今后能去冥界为冥王效力,也说不定啊,真可喜!可喜啊!”

虎精脸上难掩得意之色,说道:“客气了,二位贤弟,连日来忙碌否?”

熊山君说道:“忙个屁,我那附近既没人路过,也没有什么野味山珍可吃,天天吃素。”

特处士也说道:“唉,我那也这个德行,命好就有顿饱饭,命不好就饿着。”

三个妖怪一边说着,一边分宾主落座。

这时,绑在一边的两个随从,因为害怕,也是捆的太紧了,难受的哭了起来。

熊山君问道:“此三个人哪里来的?”

虎精寅将军,得意的说道:“自己送上门来了。”

特处士笑着说到:“寅将军,能招待我们俩尝尝鲜么?”

寅将军哈哈一笑,说道:“小事儿!”

就在这时,熊山君耳朵中传来一个声音,说道:“那个光头的不能吃,吃掉两个随从。”

熊山君一愣,心说:这是谁啊?难道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对啊,神明也没有告诉自己吃那个人,不吃那个人的道理啊?

先不管那么多了,总之,自己能感觉到,这个传音的境界可比自己这个小小的无为之境要高太多了。

有道是:听人劝吃饱饭。

于是赶紧说到:“这三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