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锦衣卫

芒辰

首页 >> 我在大明当锦衣卫 >> 我在大明当锦衣卫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新皇登基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自从朱瞻基回到京城皇宫后,宫中就对外宣布洪熙皇帝驾崩的消息。他的后事也在朱瞻基的授意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切都处理妥当后,于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在奉天门正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登基为帝,并且改次年为宣德元年。

新皇登基,朱瞻基暂时并没有作出什么新的变革,反而加封了几位内阁重臣,提升他们的地位,而其他则一切如旧,跟洪熙皇帝在位时一样。

至于陈芒,他也升官了,朱瞻基特意封他为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锦衣卫现在是他朱瞻基的亲卫军,内部提拔他作为皇帝可以说了算,不需要通过内阁和吏部的商议。

朱瞻基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奈何陈芒太年轻,资历也尚浅,而且世袭锦衣卫百户官还不足半年,目前千户已经是极限,提升太快对其也不是好事。

不过在朱瞻基心里,只要陈芒不犯大错,那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用不了多久应该就是他的了。

因为锦衣卫现任指挥使赛哈智已经到了致仕的年纪,等他告老还乡后,那时候陈芒的资历也能起来了,这指挥使的位置不就是他的了吗?。

而随他一起升官的还有应天府千户所的徐恭,被调至京城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至于这其中有没有陈芒的一丝功劳,那就只有朱瞻基和陈芒两人知道了。

当时朱瞻基问陈芒谁来执掌北镇抚司比较合适,陈芒想都没想便直言应天府千户所千户徐恭心思缜密,能力出众,可以胜任。

朱瞻基一听也是毫不犹豫的就下圣旨调其入京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也算是为日后的陈芒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朱瞻基是有多么的看重和信任陈芒了。

“陈芒,如今大局已定,朕还是要感谢你这一路的扶持,再加上之前你对永清公主的救命之恩,你还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朕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没错,陈芒的小徒弟如今成了公主,而他成了公主的师父。

陈芒也知道朱瞻基的好意,但他初来乍到,比武功什么的他倒是不在怕的,不过在这吃人都不吐骨头的官场,陈芒还是觉得自己低调点的好,他可不想把自己发展成终日窝里斗的害虫。

“谢皇上隆恩,卑职已经很满足了!”陈芒如实地说道。

“也罢,只要你好好替朕办事,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迟早是你的。”

陈芒一听连忙说道:“谢皇上,卑职不敢奢望,替皇上分忧是卑职应尽的责任。”

朱瞻基听到此处很是高兴:“哈哈,好!陈芒,这一路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对于汉王你说朕该怎么如何应对?”

“恕卑职斗胆,汉王这事目前还不好处理,拿不出有利的证据证明他有谋反之意。只能日后多加监视,把他的野心公之于众,到时候就算发兵也是出师有名。”

对于汉王朱高煦这个老硬币,陈芒目前还真没有什么好对策,除非暗中把他刺杀了。

若真是如此,那满朝文武大臣都会知道是当今圣上朱瞻基命人动的手。

毕竟还是太子时的朱瞻基前脚刚在返京途中被汉王朱高煦给截杀过,后脚他就死在自己的王府里。

不用细想就知道此事跟朱瞻基有关,这弄不好还会让朱瞻基在文武百官面前失去人心。

不过朱高煦也还真算是个人才,他极力否认截杀太子一事跟他有关。

相反,在朱瞻基登基大典过后,朱高煦主动向朱瞻基禀报说是自己在半路迎接太子的返京队伍时,见到太子没有在队伍中,就心想太子可能走的是另一条道。

然后他就全力追赶,终于在太子到达之前赶到那处小路。结果到了那边看到有一伙人要伏击太子。于是,他就直接带兵把他们全部都给清理了,但他在那等了好几日都不见太子的踪影,也就只能返回王府等待消息了。

而且朱高煦还说他查到了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五岳剑派中的泰山派。

可怜的天门道长,也不知道他这会有没有收到朱高煦派人送去的他三个师叔的尸体。

当时,听完朱高煦的这一番话后,朱瞻基差点没把自己给气乐了。他这个二王叔的脸皮已经天下无敌了。

什么叫你来迎接朕?你是来迎接朕的吗?要是被你拦截到,朕或许还不至于身死,但落得个阶下囚是没得跑的。

还有,那些埋伏的人,你确定是伱杀的吗?难道不是你特意安排在那埋伏朕的吗?

朱瞻基当时看着朱高煦拍着胸脯诉说他如何如何为自己着想,真想立刻把他拖出午门斩首示众。

不过朱瞻基还是忍住了,非但没有责罚,还大肆封赏了他的两個王叔,分别是这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当然这也是以杨士奇为首的内阁大臣们的意见,他们以为汉王朱高煦有靖难之功,在朝廷特别是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