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崛起之1995

不再年少丶菜

首页 >> 传奇崛起之1995 >> 传奇崛起之1995最新章节(目录)

第67章:光刻机行业 (2/4)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至于其他的回迁房,所使用的就是普通的青砖与普通的木材,想要好的他们后面自行再换就是了。

部分选择赔钱的住户,在拿到钱后,马卫都就安排人将他们的住所给进行了拆除,避免日后出现拿了钱又不认账的情况发生。

虽然有办法处理,但是毕竟很麻烦是不是,所以能提前解决的就尽早给处理了比较好,免得日后再麻烦。

另外关于两个拍卖会的事情马卫都与唐铭又重新确认了一遍,没有太多的变化,大致的目标还是前面就已确定下来的那几十件拍品,马卫都帮忙拍下来后将会统一妥善进行保管。

待唐铭的新院子正式落成后再全部一期搬过来,不过那时候估计都要到96年的下半年了。

毕竟前海北沿院子的建设包含了非常多的精细活,这些精细活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都需要用时间去雕塑。

周末两天唐铭哪里都没有去,而是在家里静下心来对这段时间的发生的所有事情都重新梳理了一遍。

回过头一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让唐铭的脑子里有了一种凌乱的感觉。

将所有的事情全部都重新梳理一番已成为了眼下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来到书房,五月温暖的阳光通过玻璃照射进来让唐铭感到特别的舒服。

将画画的架子摆到了阳光的下面,夹上一张全新的空白画纸,唐铭端过来一张小板凳坐在了跟前。

脑海里闪过关于创业各种各样的念头,既然前面的步子已经迈开了那后面就好好地走下去。

关于各业务块发展的事情,其实前面唐铭就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只是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去整理而已。这一次,趁着有时间他准备在细致地去重新梳理一遍,以及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块的发展方向与目的。

制定更详细和更为完整的战略发展纲要,明确每一个决定的意义以及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未来企业的发展欧美和国内两个基本因素肯定是绕不过去的,在最尖端的科技领域如果不使用一些偷梁换柱的方法去运作,单靠在国内投入大量资金去硬磕,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不说别的,就一个光刻机的业务就够呛了,小于5纳米的芯片晶圆,只能用EUV光刻机生产,而EUV光刻的核心技术其实完全掌握在欧美的企业手中。

想要实现5纳米工艺以下的芯片生产,自主的光刻机无论如何都绕不开EUV这个技术领域。

曾经在华为受到制裁的时候,国内的众多媒体都在鼓吹着自主的光刻机怎么怎么突破,作为一个业内的人士,唐铭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

在2022年的阶段,我们自主的光刻机其实也就是ASML在2005年左右的水平而已,甚至可能还有点不如。

不是唐铭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这就是非常客观的事实,他也非常希望自己国家的每一项技术都能领先,但是现实的差距就是这么明显。

申城微电子技术在2022年取得22纳米的技术突破固然可喜可贺,但这个已经是传统光刻与浸入式工艺结合的巅峰了,想要再进一步突破所面临的困难唐铭他都不知道这么去描述。

在没有EUV的前提下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唐铭曾经与公司大佬聊天的时候有一种说服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的,虽然是一种非常悲观的观点,但也恰恰表达了在前沿技术领域专家们的一个基本共识。

按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自主的光刻机不可能在2035年之前实现对欧美的赶超,甚至技术的差距还会被进一步放大,光刻机所涉及的部件实在是太复杂了,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办成的。

我们之所以不放弃,除了抱着对将来美好的向往打破西方的垄断,也是为了防止来自西方更进一步的严酷制裁,虽然水平上有所差距,但是就基本功能的使用完全是足够的。

苹果公司的iPhone 6所搭载的A 8处理器的工艺其实也就才20纳米而已,所以国内如果真正实现了22纳米的芯片制程工艺,那么基础的使用可都是没问题的,不过相比较5纳米的制程工艺,市场的竞争力肯定是干不过人家的。

唐铭早在开始就一直在想,到底要怎么去操作才能让我们国家自己的光刻机或核心技术不落后于人,这都快小半年了,唐铭想破了脑袋都没能想到一个完美的办法。

不过另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案,在唐铭拿到网景股份的那一刻就开始有了最初的设想,说到底资本主义社会怎么都不可能离开资本这个核心,说白了也就是利益交换而已。

那是不是通过合理的利益交换运作就能实现呢,这也是唐铭在之后所要进行的操作。

唐铭的计划不仅仅是将未来EUV光刻机的核心技术留在国内,他还准备截ASML的胡,抢先一步把硅谷光刻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