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

团长1

首页 >> 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 >> 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最新章节(目录)

9、他这一生都被抛弃,但他仍没堕落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所有人都在看着那道恢弘立于天地之间的金榜。

【ON19:夏允彝 】

这个名字后面,明显还跟着另一个名字。

似乎是足已和夏允彝并列的名字。

这一刻。

李白皱起了眉头。

他很好奇,谁能和那位老书生并排而立?

自戕于水,至死不渝。

一袭殉国的长袍,直到此刻,仍是让他痛呼惜哉。

——————

而大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刻却是脸色铁青。

刚才金榜上的字,字字诛心。

带着天道气息的金榜。

不仅昭彰着忠烈臣子,还连带着表明。

他崇祯,就是那个不配拥有这等臣子的昏君!

崇祯咬着牙,眼眸阴沉。

他何错之有?

——————

而此刻。

众目睽睽。

天道金榜上,文字仍在继续。

这一次,新的人生盘点终于出现。

【六岁入学,你年少成才,才华横溢,诗词无双,书香门第,让你满腹经纶,誉满江南,如果二十岁之前出世,你将会开创一个属于你的文坛时代】

【你自幼便得父亲耳提面命,他在灯下谆谆教诲,年幼的你,也终于看到了官场究竟是怎样的,他只教了你是非正邪四字】

【这一年,你十六岁,意气风发,参与了科考,连过县试府试,踌躇满志,然直到院试之时,你才终于见到这世道,这官场,有钱,便能买官。你名落孙山,竟身不由己】

【十七岁这一年,你咬着牙,固执的不信这世道当真如此,再次参加了科考,那一日,你站在门外,竟觉得有些冷,心寒的厉害,你想到了父亲曾经对你的教导,这朝廷,原来当真如此】

【你认识了几名好友,切磋学问,议论时政,你终于明白什么是志同道合】

【屡试不中,你本想放弃,可你不甘心,奸臣误国,竟连科举也可瞒天过海,这一年,你十八岁,咬牙再赴科举,一个生员,三年寒暑,终于功成,你却没有笑,只是没有愈发紧皱】

【父亲的离去,让你居家守孝,闭门不出,你只是专心研究诗词】

【二十一岁,你忽然见这世道乱了,这一日,才华横溢的你,终于被上官赏识,成了他的女婿,大婚之后,你却并没有沉迷儿女情长,只是眼睁睁看着各处传来的消息,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就连朝堂之上,竟也只剩功利,趋炎附势,无人钻研学问,宦官,奸臣,朝堂成了可笑的权谋争斗之处】

【你终于和好友一同成立了新的文社,不为士绅豪门而开口,专心琢磨学问经史,针砭时弊,可朝堂中,如今已是有派系则活,越是不予沆瀣一气,越是无法立足,一时间,朝中有人发声,称你等妄议政事,重重压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便是地方世家,也处处排挤】

【二十三岁这一年,你又参加了科举,你知道你会通过,只是最终,结果大相径庭,名落孙山的原因竟是那样可笑,卷容涂抹,考官怕敌对派系攻讦】

【科考被把持,仕途无望,你眼睁睁看着这乱成一团的朝堂,花团锦簇却并无经世济民之用的八股,无力感深深袭来,脑海里想到了昨日又前来城中,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麻木的眼神让你想要做些什么】

【新的文社开始编撰书籍,你开始撰写新的书籍,用自己的方式报国安民,于是政治、军事、水利、农田、赋税、财经、学校、章典,你用你亲眼目睹的民生,引经据典,结合现实,想要借鉴前人的错误,扭转俗儒是古而非今,撷华而舍实的风气,让他们看到这世道,你要兴国安邦】

【世家豪绅处处排挤,朝堂上又有人搬弄是非了,你顶着偌大压力,像是孤注一掷】

【这一年,你三十岁,疲惫至极,你想用书,唤醒天下】

——————

金榜上。

画面显现。

你如今书生着一身青衫,目光沧桑,藐小至极。

你手中握着书,站在城墙上。

疲惫却又少拼命的呼喊。

城墙下,只有无助而麻木的流民,身形孱弱,步履维艰。

一个个凶狠又显得有些可笑的士卒,带着老旧的马车,吱呀呀的进了城。

马车上,是看起来那样珍贵的粮食。

那时候你的身影很渺小,即便在城墙上,依旧无人问津,毫不起眼。

书房。

你仍是默默提笔,不愿,也不肯放手。

一灯如豆,昏暗的灯光下,你眼睛已经有些模糊。

笔墨落下,锋芒内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