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视角,从古至今观华夏

小牛仔

首页 >> 时间视角,从古至今观华夏 >> 时间视角,从古至今观华夏最新章节(目录)

16帝辛革命,事与愿违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武丁在失去了妇好之后,整个人的精神没了寄托,在日以继夜的相思下,在年老体迈的折磨下,他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满怀笑意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极其信奉鬼神的他,一定相信自己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面遇见妇好吧。

如果有再见的时候,我一定不会让你再为我征战,只要好好的陪在我的身边就已经足够了——武丁

武丁随着妇好一起离去了,而他留下的文治武功,开创的盛世,影响了后来的数代,虽然他的后代没有他那么伟大,但是因为他的影响,商朝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立刻一蹶不振,直到数代削弱,经历了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终于随着矛盾的累积不得不进行改革。

商朝的祸乱虽然随着武丁的继承法出现而暂时延缓了他结束的进程,可是随着武丁的逝世,继承上面的事情还是不够权威,留有余地,也为下次商朝的动荡迎来了衰落的伏笔,直到帝辛这一代,帝乙传位于辛。

提起帝辛,也就是后世恶名昭彰的商纣王,大家都是从封神演义中得到的他的形象。

说他宠爱妲己、奢靡享乐、滥用民力,发明炮烙等酷刑,迫害忠良、滥杀大臣,如杀鬼侯、鄂侯,囚禁周侯姬昌,挖叔叔比干心,废重臣商容,并逼跑了王室贵族、贤臣箕子,什么砍开徒步涉水人的腿,看骨髓是多是少啊;什么破开孕妇的肚子,看婴儿是男是女啊;挖名为虿盆的大坑养万千毒蛇,把犯人推里面活活咬死啊……通过演义和后来周朝写的商史,都说纣王在残酷折磨人方面很有创意和成就。最终把600年商朝葬送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纣王的评价就是“昏君”、“暴君”,以至于“桀纣”成为坏蛋君主的代名词。

但是实际上,帝辛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年轻的时候力大无穷,喜好征伐,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自负,听不得别人意见和谏言,某种意义上来说,帝辛是一个先驱,但是又是一个自大自狂,对待帝位没有一个冷静的态度,认为坐上了帝位就是神,大家都该听我的一样。

帝辛上位后,刚刚开始也是一个中规中矩,甚至在作战上面还能够战无不胜,带领王朝打了一次次的胜仗,就在王朝蒸蒸日上的时候,帝辛的步子也就开始迈的大了起来,可是步子迈的大了,就容易扯到蛋,那王朝的步子迈的大,就容易使国家基础不稳,爬的一时虽高,但是后果就是摔的鼻青脸肿,甚至一倒不起。

这是第一次人类王朝上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改革和打破阶级制度的改革时代。

帝辛非常聪明,但是他好像又非常不聪明。

他接替哥哥帝乙的位置上任之时,当时在他爷爷武乙时代,就开始了针对宗教信仰的抗争,前面跟大家不止一次的反复强调,商人信奉鬼神之事,而任何事物,当有人相信的时候,且大幅度的传染和传播,就会成为信仰,形成宗教,最终影响的当时封建奴隶制度的大商王朝。

商朝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一个以奴隶制度为主的王朝,宗教对于政权的稳固处于绝对的好用手段和优势。而作为奴隶的主人奴隶贵族们,除了在经济上、政治上对百姓进行盘剥以外,还大力宣传宗教迷信,利用占卜、巫术等迷惑大众人民,企图从肉体上、思想上操控大众,这些贵族专事宗教,称之为僧侣,他们认为自己是神和人之间的代理人,是天和地的媒介,商王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依然是一个凡胎,上天的旨意还需要这些神职人员来传达,僧侣贵族经常利用宗教巫术来欺骗大众,从而达到控制商王、世俗贵族的权力,是这个王朝实际意义上的统治执行者和受益者。

武乙同学为了针对宗教信仰,削弱民众相信鬼神的理念,发明了一种射天的游戏,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不敬上天,他也不会给你降下惩罚,人的生老病死是正常之事,与上天无关,与鬼神无关。

而到了帝辛这一代,帝辛将这个光荣的传统则是继续发扬光大,我不光不敬天,嘿,以后祭祀的这些祭品食物,咱们祭祀完了,就可以开席,仪式到位了就行,这就成为了僧侣贵族和王室的决裂伏笔,尽管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还会打打招呼,可是帝辛你小子这样搞我们大家,上天可以忍,鬼神可以忍,我们大家忍不了,可别让我们逮到机会,不然一定搞死你小子。

这个时候的情况,就是王权和神权的第一次意义上,势均力敌的交锋。

在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吃席之后,帝辛大聪明又开始了试探起来这些僧侣的底线,俺爷爷说射天狂欢,你们忍了,现在我说祭祀完以后这个事物不能浪费,让大家走走仪式就吃了它,你们看到我也还是笑呵呵了,所谓有了第一次,那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那第三次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帝辛却不知道还有一句话,叫做事不过三,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是这些玩弄神权的僧侣贵族呢?

帝辛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携着战斗胜利之势,找准了一个时机。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