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名医风范

医用口罩

首页 >> 什么叫名医风范 >> 什么叫名医风范最新章节(目录)

第7章 仿佛一枚璞玉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在科里众人的目光中,丰范点开电脑上的视频,投影到幕布上。

这是他在两台手术中,穿透操作视频集锦。

丰范还没开口,众人的表情,却全都已经变了。

那视频上的手法,一看就极其专业和高级。

导丝的旋转,进出,都极其张弛有度。

这一刻,众人心中的轻视,皆是收了起来。

别看丰范是个年轻人,这手法,却是很老练啊!难怪科主任允许他上台分享经验。

光是那几个手法要领,就值得专门讲一节课了。

随着视频播放,丰范的声音也适时响起。

“各位,穿透导丝操作,要点在轻柔,先软后硬。”

“当导丝顶端抵达狭窄病变处时,在导丝不弓的前提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钮,不能超过90度,让导丝头端慢慢钻挤穿过狭窄处……“

丰范讲解的非常仔细,连指法基本细节,都说的很详细、透彻。

所谓标准指法,就是无数前辈用心血经验凝结而成的,最快,效率最高,最合适的指法。

众人听得心头微震。

尤其那些临床干了大半辈子,经验积累多的老资历们,更是对此深有感触,越发觉得丰范讲得太对了。

丰范继续道:“在注重操作技巧的同时,选择扩张气囊也很重要。”

“京都医科大学,在上个月有一篇新发表的论文,证实在小于三毫米的重度狭窄中,哑铃型气囊具备定位准确,稳固性好,扩张囊内压力均匀,扩张力强的优势……“

“另外,省华中大学附属医学院,上周也有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扩张的时机选择,同样很重要,恰当的时机可以有效避免扩张造成吻合口破裂,水肿等假性狭窄……”

下面,众人听到这,精神一震!

引经据典?

京都医科大学上个月发表的论文,丰范都能旁征博引?

省医学院上周才刚刚刚发表的论文,丰范都能信手拈来!

就连科主任姜博涛,刘副主任等科室领导,此时都不禁为之动容。

如果说,丰范只是展现出“操作手法技巧”的话,他们对丰范,也就只是有几分欣赏。

毕竟这是只要勤加练习,总能练出成果来的。

可这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援引学术界的论文、文章,甚至是最新的,上周才刚刚发表的文章……

这份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态度,就值得大力赞扬了!

这才是进步青年,才该有的积极态度嘛!

比很多浑浑噩噩,只知道学死书,练死活的大部分人,强得太多了!

尤其是,还持续追读最新的学术界观点。

这份求真求新,最为难能可贵!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论文、文章,全部都是来自丰范脑海里的“初级水平卡”。

里面不仅蕴含着经验、技巧、肌肉记忆,连带着这些最新的相关文章、论文等文献,也全部灌输到了丰范脑海。

这才叫“全方位”的提高。

姜博涛此刻,看向丰范的眼眸,就仿佛在看一枚璞玉!

潜力巨大!

若是善加雕琢……

自己这科室里,用不了几年,就能多出一个副主任,又是他的一大助力啊!

可惜……回过头来一想,连这科室,都快保不住了,还谈什么人才培养,副主任培养呢?

不过,姜博涛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

如果这科室真有一天,保不住了,那他要亲自为丰范写一封推荐信!

让丰范去了其他医院,也能继续发光发热,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别浪费了这么一颗好苗子。

此刻,下面的科室众人,听得是如获至宝。

包括副主任、老资历主治们,都下意识拿出小本子和笔来,刷刷刷的记了起来。

丰范都已经帮他们,把相关有益有利的文献、论文,都收集整理好了,甚至核心要点都整理出来了。他们只需要记下来就行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节课,丰范就是那个前人。

这节分享会,科室众人收获太大了。又听到了技巧,又掌握了最新论文文章的观点、学习要点。

一个个看丰范的眼神,都开始变了。

……

老患者术后康复的很快。

到了出院的这天,质朴朴素的老夫妻俩,找裁缝店做了一面锦旗。

上书“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

送来了心胸外科医生值班室。

老夫妻俩手里,还提着一袋子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