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启示录之行者

懵萌猛梦

首页 >> 唯独启示录之行者 >> 唯独启示录之行者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章:维度启示(2)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十一维度生命虽然是从外向内分解的,但其实最先开始活动的是最里面的,并且是位于时间起点附近的虚幻空间的生命。这个所谓的时间起点,原本是时间终点,现在却变成时间起点,真TM是一个GR的玩笑。时间起点在第十一维度生命意识分解死亡后,原本这里的时间本源体便成了无主之物。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获得了不少的时间本源体,并迅速觉醒了意识,成为一个第十维度生命。在极短的时间后,我就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在这大量的信息中,我们就已经相遇了,所有的一切和信息中的一模一样。我在这时空中的游历,其实已经分不清是你们所认为的梦境还是现实,因为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了。与那第十一维度空间的生命一样,感受到了永恒的痛苦,只是我不是唯一,也还有一个时间终点可以期待。得到这些信息的同时,我在那第十一维度生命分解,时间开始运转的时候,迅速离开了时间起点。

时间本源体被吸收后,整个能量团,会变得如同一个没有了核的桃子,内部会变得松散。在外部,因为时间开始运转,虚幻维度生命因为本能的关系,都会拼命地挤进能量中,加速了能量团的解**。在很短时间内能量团因为虚幻维度生命的进入,变得有了层次之分,质量和材质属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此时在虚幻维度生命与能量的结合下,真实空间的空间属性正在逐渐形成。

时间的起点是第一批生命诞生的地方,准确来说是意识体生命,也就第十维度生命和第九维度生命。得到了时间本源体的我们,在外部的零维,一维,二维生命往里面的能量团中挤的时候,外部变得松散,时间随着它们活跃,被搅乱的时候就迅速地离开了。当然,我们的离开,与你们认为的所谓离开并不一样,你们的离开是在空间上的离开,我们并不需要在空间上离开,而只需要离开那个时间就可以了,空间上,我们离不离开都可以。

零维,一维,二维生命,它们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你们的存在之于空气一般。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太恰当,毕竟你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而我们的生存并不依赖它们,只能说,在大多数的时候,在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离开了那个时间的我们,利用时间本源体赋予的能力——时间之藏。我们可以在任意的时间中穿梭,我们也就成了那无处不在,你们所认知的“上帝”一般的存在。当然了,我现在就为你讲解,能量团之后的变化。

能量团在逐渐产生空间属性后,能量团的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能量团表现出了各种空间属性,压力,密度,温度等等的基础空间属性,在各种能量基础空间属性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空间本源体。(此时的能量团内部,很像是你们理解中恒星即将死亡的过程,只是能量级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并不可能产生新的空间本源体罢了)。在能量团的内部,虽然没有时间本源体,但还是有大量的时间本源。空间本源体不同于时间本源体,它们是有质量的。时间本源和空间本源体在空间本源诞生后不久,也被挤压在了一起,结合了,形成的时空本源异常的稳定。完全不排斥,水乳、交融,有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造地设一般。其实想想也正常,它们彼此之间的诞生极为相似,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一个有质量,一个没有质量。(空间本源并不需要额外产生,能量本身因为有质量,理所应当的就有空间本源,只是在没有和虚幻维度生命结合前,并没有表现出基础空间属性)。自此,真实空间算是基本成型。现在只需那么一炸,第一个真实就诞生了,而这一炸,很快就实现了。这一切都和宇宙大爆炸理论模型很相似,同样的,它也爆炸了。只是能量不是一个量级的,也正是因为能量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造成的后果也不是一个量级的。关于这个后果,想要理解起来,需要建立另一套标准模型。

能量团内部是致密,有层次的材质分明的物质,空间本源,空间本源体以及空间本源体和时间本源的结合体,而在能量团表面的一层,因为被虚幻维度生命侵蚀得太久,化成了能量的另一种形式——亚能量。对于真实空间而言,亚能量是能量衰变最终形成的产物,并会在真实空间中消失。(在我认为,亚能量不过是能量轮回的过程,没有所谓的最终产物,毕竟亚能量在虚幻维度空间,最终在时间的终点又变成了一种新的能量,一种构成第十一维度生命“细胞”的能量)。亚能量已经无法承载任何的真实空间物质了,自然,相应的空间属性也基本消失了。亚能量是承载虚幻维度生命的物质,在亚能量形成的亚能量板上,时间才是在真正向前流淌的,并且只有一个方向,流向时间终点。(亚能量其实是有质量,只是整体已经扩张到如飘在水中的气球,而关于这个所谓的浮力,来自于时空本身所赋予,虚幻维度这个巨大的空间)

能量团的外部逐渐被分解成亚能量漂浮在虚幻维度空间中,大量的虚幻维度空间生命因为对能量渴求的本能涌向了内部。此时,离大爆炸的最后一个契机也达成了。在这场爆炸中,对于真实空间的诞生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好了,铺垫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