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汉子

启新

首页 >> 大明好汉子 >> 大明好汉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章 钓鱼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一百二十两?”董遥冷笑一声,把一个玻璃杯子摔到地上,他拿起另一个玻璃杯子往外走:“只剩下一个,我这个精品琉璃杯子少一百五十两银子不卖。”

“留步,董公子,一百五十两银子我要了。”吴东义一脸心疼之色看了看地上碎掉的玻璃杯,他心里骂二愣子董遥一句。

半炷香后,装好银票,董遥出了青州商行登州分行,背着一个包袱,他到悦来客栈开了一个房间。

董遥十六岁,偏瘦,身高一米七二左右。

躲在房间中,董遥用姜片把自己的脸染黄了,他用502胶水把不少头发粘到自己的嘴唇和下巴上。

对着镜子,董遥用剪刀修剪好嘴唇和下巴上的头发,换上一身老气的衣服,他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变成一个二十多岁的黄脸青年。

当然,董遥的易容术比较粗糙。

但这足够了!

悦来客栈在登州城几十家客栈属于中档客栈,是不起眼的一个客栈。

悦来客栈老板叫岳子南,他看低着头快步出了客栈的董遥一眼,小子,你以为下巴上粘了几根假胡子,我就认不出你了吗?

“莫问国事,莫管闲事。”岳子南骂自己一句,赵可大不欠房费,只要不在爷们的客栈干坏事,他的事就和我无关!

辽东都司归山东布政司管辖,登州城是辽东都司的后勤基地,几乎每天都有大船从登州城码头出发往辽东都司航行。

洪武四年,官府颁布了“海禁令”,严禁民间私自出海对外贸易。

永乐帝朱棣在位时期,航海和造船技术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朱棣多次派郑和下西洋。

现在是正德年间,一百多年前,朱元璋颁布的禁海令名存实亡。往来于登州城码头,做海贸生意的船队络绎不绝,来登州经商、游玩的人如过江之卿。

所以,登州城十分繁华!

穿街过巷,在登州城长大的董遥抄近路来到登州城人市。

在人市,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二十几两银子,董遥看到多个衣衫褴褛,容貌俏丽,我见犹怜的少女在等待买主,可惜我不是大富翁,否则就把她们买回去做丫环。

那个,如果我有银子,就把这些少女从十恶不赦的人牙子手中买出来,让她们回到母亲的怀抱中。

只有一百多两银子,董遥默默地骂了几句万恶的封建社会后,他花二十多两银子买了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厮。

路见不平默默吼,吼完之后继续走,看一眼不远处那几个等待买主的十二三少女,能力有限的董遥带着他刚买的那二个小厮走了。

登州知府衙门大门口,未时二刻。

山东布政司的提督学政孙居明的幕僚赵可大先生带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厮给登州知府叶顺良递了拜帖,他想拜见叶顺良。

下个月,孙居明会到登州城主持登州府院试,他提前派幕僚赵可大来登州城打前站很正常。

看了拜帖后,没有让赵可大久等,叶顺良让人把赵可大请进知府衙门三堂(叶顺良家客厅)。

孙居明的幕僚赵可大拜访登州知府叶顺良是礼节性拜访,他们能说的话不多。

双方客气,互相恭维半炷香后,赵可大出言告辞。

叶顺良客气几句后,他安排家丁叶二平把赵可大送到登州城中的驿馆:“二平,让刘春(驿丞)好好招待赵先生,给赵先生提供方便。”

“多谢府尊大人,谢谢!”张可大起身往外走,从他身上掉下来一张纸。

“赵先生,你的东西掉了。”叶顺良弯腰捡起纸张,他看一眼纸张上的字:“咦,孙大人的字,孙大人写的文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好文章……”

孙居明和叶顺良是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他们是关系不错的同年。

叶顺良认识孙居明的字,熟悉孙居明的文风,他确认这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是孙居明写的。

“只有半篇,这是绝妙好文,赵先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下半篇呢,请让本官拜读。”叶顺良看着董遥。

赵可大先生是董遥扮演的,董遥抄写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是清朝经典八股文。

这半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当然很好,叶顺良被吸引住了。

“学生惭愧,路上丢了一些物品。”

赵可大(董遥)一脸不好意思,他深思片刻后摇头摆尾后念道:“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

“上个月,孙大人兴之所致,他老人家挥笔写了这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学生应该能背诵出来。”

董遥给叶顺良行礼:“叶大人,学生告退,我到驿馆细思之,把孙大人的文章默写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