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表兄赢政,我太后第一宠臣

虎头蛇尾

首页 >> 大秦:表兄赢政,我太后第一宠臣 >> 大秦:表兄赢政,我太后第一宠臣最新章节(目录)

第6章:我的孝心不变质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养心殿窗台边,即将落山的晚阳投下万缕霞光洒落在半蹲着的姜云身上,间接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辉。

此刻,

姜云蹲在地,右手稳着砚台、左手拿着墨石,因为身边没水,他不得不张口向砚台内吐了一口口水。

旁边,赵姬看见姜云竟向砚台内吐口水,以此来砚墨,顿感无语。

这臭小子没规没矩的,毫无侯爷形象,她这姨娘任重而道远!

盯着姜云瞧了会,赵姬目光上移落在姜云那张棱角分明的俊脸间,不由心生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当年的小奶娃已然成长为了大男人。”

看着那张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脸颊,诸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昔年,秦国派大军攻赵,她那质子丈夫为了活命,竟抛弃妻子,连夜跑回秦国。

那时候,她看着先王所留的离别书信,双眼发黑,感觉天塌了,人生黯淡无光,看不到半点未来。

为了逃避赵军的追捕,她带着年仅两岁的赢政躲回娘家,后面又去到族妹家避难,现在她都还记得初见姜云时的画面。

那时姜云还是个一岁大的奶娃娃,他像个小大人似的,迈起小短腿跑来,满脸纯净笑容,嫩声嫩语地行礼喊姨娘。

赵姬直今都难以理解,一岁大的奶娃娃怎能懂那么多事,能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还经常开导她,给她讲些大道理。

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什么作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什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什么岁月磨我凌云志、时光凉我善良心,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什么与万事言和、与平淡相安,自行、行醒、自清欢…

瞧瞧,放眼天下七国,有哪个一岁大的奶娃娃能讲出如此多的大道理,并且每句话都蕴含哲理,可供外人共勉。

在她最为艰苦的那段岁月中,明明是个小不点的姜云却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之一。

整整十七年来,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姜云在她身边,总能替她拿主意,想办法。

正应姜云所说的那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年她虽被先王抛弃,但却多了个远房外甥。

不知不觉间,昔年的小不点已是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人之一。

而今,她所在意的人仅有两个,一是赢政、二是姜云。

在赵姬缅怀旧事时,姜云已经砚好了墨,他拿起毛笔沾了点墨水,然后走到赵姬身边。

赵姬诧异地看着姜云手中的笔,接着又瞅瞅自己拿在手里的宣纸。

她猜测,莫非此物的作用是用来书写?

不等赵姬多想,姜云用空闲的时手提住画卷左端,赵姬提着画卷右端。

随后,姜云单手执笔,下笔如神,在画卷上写下‘云赠赵姨’四个大字。

“咦?”赵姬惊讶了,画卷上的字体苍劲有力、如龙似凤,但她的关注点不在这里,而是此物竟真是书写所用。

顿时,赵姬的脑海中自主浮现出三个物品,一个是竹简、一个是兽骨、另一个则是眼前的宣纸。

稍稍一对比,她发现,如果用宣纸来代替竹简与兽骨,这简直要方便太多,三者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试想一下,当厚重的竹简与兽骨变成一张薄薄的精美宣纸,无论是查阅典籍,又或随身携带、运输传递等等,那得是多么方便的一件事。

每天她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竹简奏折就深感头疼,若换成宣纸,她将轻松太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姜云在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那刻开始,她只想说:

“竹简和兽骨算什么东西?此物才是最完美的文字载体!”

见赵姬怔怔出神,明显是在联想宣纸所能带来的意义与变革。

这时候,姜云低头瞧了眼画卷中‘云赠赵姬’这四个大字,他心虚地瞄了瞄还未回神的赵姬,暗道:

“姜云啊姜云,你疯了?谁让你偷吃雄心豹子胆的?你竟想写那种诗,她是你姨娘,她是秦国太后。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

呼~

姜云吸了口气,瞬间将脑子里的小姜云扼杀于萌芽,接着他就执笔而落,一个又一个龙飞凤舞般的字体接连浮现。

很快,姜云停笔,万分满意地看着画卷里的那些字。

啧~啧~

字写的真好,

书圣王羲之见了也得微笑点头。

此时赵姬也已回神,她凝目看着画卷,默念品读姜云所写的字:

‘云赠赵姨!’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