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厚黑

老房有喜

首页 >> 水浒之厚黑 >> 水浒之厚黑最新章节(目录)

50. 初入郓城县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看着公孙胜离去的背影,如此萧索落寞,吴用沉默不语。哪里没有勾心斗角,如果没有勾心斗角晁盖如何当上的梁山之主。只不过当时视而不见,如今成了被人觊觎,反而心灰意懒,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吴用说的不错,只要晁盖一天还是梁山之主,宋江就不能翻天。但是谁也没有能够想到宋江会发展的那么迅速,别说是吴用,包括宋江自己都不会想到日后的风光。大宋内部的腐朽谁又能想的到呢?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的虚架子没被戳穿之前,谁也不会认为整个宋朝已经烂透了。

郭盛陪着宋江走了一路,打听了一些郓城县衙的事情,然后恭敬的送走宋江,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接下来几天郭盛就陷入了忙碌当中。杜迁、宋万、郑天寿第二天就来报到了。

当天郭盛带着杨林和杜迁、宋万下山,高峻、庞大牛自然也是随行人员,一伙人到郓城县去打探一下虚实。

郑天寿则去了凤雏庄,他本来就是宋江安排下来保护宋太公的,郭盛安排他带着一百人接管凤雏庄的防务工作,朱惇全力配合他。

连郑天寿都没想到,郭盛会把一百人直接调给他指挥。这样被人看重和信赖还是第一次。

在清风山上他是边缘人,燕顺只当他是个牵制王英的工具,王英不理他,手下喽啰不服他。

到了梁山,头领更多,本领更高。不要说他,就算燕顺王英没了手下喽啰怕是也要没了声音。

如同这次,宋江手边真没有可用的人?只是不想让花荣这样的亲信做这种事情罢了。

甚至于王英都不屑于干的事情才让他来。本来他苦思了一夜,要怎么才能做到既不让郭盛反感厌恶,又能配合他给宋江一个满意的交代。

结果一来,郭盛就大方的宣布让朱惇和整个庄子的人加上一百手下直接听他命令。

郑天寿受此信赖怎么能不感动,怎么会对郭盛不生好感?

山寨留下吕方和那一百嫡系喽啰整训新编入的四百人。

郭盛他们骑马走了半日光景,到了郓城。如今的梁山虽然是罕有的大寨,但是毕竟没有打破州府的名声,因此县里并不惧怕,反而在当地募集征兵,以作防备。

不过因为晁盖曾经破过济州官兵,所以县里的巡检只是虚张声势,只是多招人马求个心里安慰。

水浒传的世界其实是一个高武世界,别人不说,就说郭盛身边的杜千宋万,他们的武艺在现在的梁山已经不够看了,但是本身并不算多弱,只要不遇到那些隐藏很深的变态,基本没事儿。

这里的变态指的是郓城县某两个都头,阳谷县某步兵都头,甚至连李逵老家的那个沂水县都头李云都可以算做一个高手。

但是除了这几个人,全国范围内的县里怕是不再有这么厉害的都头了,不说别人,就郓城县去缉拿宋江的赵能兄弟恐怕都打不过杜迁宋万两个。

郓城可以说是宋江第二个家,对着里面的事情门清,所以郭盛早就向他打听过了,对县里的形势也有所了解。

知县时文彬也算是一个好官,容得下宋江这样的人物,也能挑选雷横、朱仝这样的能人为都头。后来发现他们包庇贼人,这才送去公干,选了当地颇有势力的赵家兄弟来对抗本县大豪晁盖、宋江。

如今县里新折了两个都头,巡检又装聋作哑。时文彬看出苗头不对,所以心思早不在县衙。等到日后他走了,新知县上任不知形势如何,教都头雷横拿不得大,反而被逼上梁山。

听了宋江讲起县衙种种,然后郭盛心中有了定计。带了杜迁、宋万两个头领,还有高峻、庞大牛两个头目,就这么五个人到了郓城县里走一遭。

县里有个卖糟腌的,名叫唐牛儿,日常有事儿就是去求告宋江,常常能得几贯钱使,到了宋江用他时,死命向前。

所以郭盛就吩咐了杜迁宋万两个去寻唐牛儿,打算拉拢他做一个县城里的探子。

剩下郭盛带着高峻、庞大牛往街头一户人家走去,来到门口高峻叫门道:“是县里张相公家吗?”

张相公就是郓城县后司贴书小张三,大名唤作张文远。虽然长得是风流俊俏,眉清目秀,但是其实是个没胆的鼠辈。他又是郓城本地人,和朱仝他们也是相熟,由他来为梁山做线人是最好不过的。

雷横也是个无脑的,朱仝却是心思缜密,所以郭盛怕凭空县里多出些人来被他看破,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当然了,因为后世普遍认为小张三给宋公明哥哥织了顶带颜色的帽子。郭盛也这几日也是旁敲侧击没少问过,得知宋江并不在意,对张文远也没有偏见,这才放心准备用他。

说来也是,阎婆惜虽然是个十八九岁的水灵姑娘,但是原来也就是个酒色娼妓。来到郓城不过是被宋江买断养在外室,不要说妻子,连个小妾都算不上,根本就不是宋家的人,连宋家家门都没进过。郭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