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血丹心

沉默似铁

首页 >> 谍血丹心 >> 谍血丹心最新章节(目录)

第1章 八道湾13号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1939年元旦。

北平城。

八道湾胡同外不远处,停着一辆黑色道奇轿车,车内坐着一名青年男子。

他叫周之煜,今年24岁,浙江江山人,现为私立协合医学院实习生。

他在北平待了整整两年,不仅对城内大街小巷十分熟悉,而且还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如果只凭口音判断,没人听出这是一个外省人。

早在一年前,周之煜就已经加入了抗日锄奸团。

抗日锄奸团属于军统的外围组织,成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专门在沦陷区刺杀日伪重要人物。

今天,周之煜和另外三人一起,奉命执行一项刺杀任务,目标是住在八道湾胡同13号的大汉奸周奎仁。

这是他第一次执行刺杀任务,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十几分钟后,三名同伴陆续回到车上。

他们刚刚在附近侦查了一番。

最年长的名叫李云鹏,说是年长,只是相对而言,他其实也才26岁。

外表文质彬彬,戴着一副圆眼镜,身穿北洋大学学生制服的名叫陶然。

神情冷峻,始终不吭一声的名叫姜斌,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属于那种能动手绝不废话的行动派。

比较巧的是,姜斌和周之煜还是同乡,两人都是浙江江山人。

其实,说巧也不巧,军统掌舵人戴老板是浙江江山人,军统内部重要职务近一半都掌握在浙江人手中。

毫不夸张的说,上下五千年,裙带关系,已然成了烙印不去的一种符号。

四人当中,只有李云鹏是真正的军统特工,兼任军统和锄奸团之间的联络员。

军统在北平以“区”为单位,区长王天森在宝坻组织忠义救国军,站务工作由毛万里负责,原察绥站站长马翰山为副手,同时也是军统在北平的实际负责人。

这次刺杀行动,就是马翰山一手策划。

而事实上,除了刺杀周奎仁,马翰山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他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顺便考察三名锄奸团队员的能力,如果在行动中表现不错,就会发展他们正式加入军统。

非常时期适用非常手段。

随着沦陷区的不断扩大,各大城市都需要设立潜伏组织。

这样一来,军统在人手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工组织又不能随便招人,从抗日锄奸团中选拔,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为了顺利进入八道湾13号,军统特意从天津调来了和周奎仁有着师生名分的陶然。

陶然是天津抗日锄奸团成员。

四人分工明确,李云鹏和陶然执行制裁行动,驾驶技术好的周之煜和姜斌负责接应。

这样分派很合理,李云鹏受过专门的特工培训,他的枪法很好,理论上说,成功的把握性更大一些。

陶然必须跟着进去,没有他,就见不到周奎仁。

就这次行动而言,执行和接应同样重要,杀人只需瞄准扣动扳机,安全撤退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对这一点,周之煜心里非常清楚。

……

八道湾13号,是一处三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看上去很是气派。

在北平城,这类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

只不过,三进的大宅子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住在这种档次房子里的人,非富即贵。

周奎仁在文学领域造诣不凡,曾担任过北大教授,燕大的系主任。

他还有一个哥哥,更是了不得,被称为时下中国文学界的泰山北斗。

十五年前,在周奎仁的日本妻子挑拨下,兄弟反目,从此形同陌路。

再往后,七七事变,北平沦陷。

周奎仁虽有大才,却无民族气节。

在日本人的邀请下,出任伪政府教育总署督办一职,为所谓的东亚共荣圈摇旗呐喊。

身为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周奎仁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很多人。

他当了汉奸,在北平、乃至全国范围内,示范效果极其恶劣。

所以,杀鸡儆猴,这个人必须死!

今天是元旦,十几名跟文化沾边的大小汉奸,借着祝贺新年的由头,纷纷前来登门拜会周奎仁。

周奎仁在日本人面前是红人,捧臭脚的自然趋之若附。

此刻,会客厅内欢声笑语,十分的热闹。

周奎仁居中而坐,即便是在寒冬腊月,手里也拿着一把日式纸扇,轻摇纸扇,面带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新年新气象,他今天特意换了新衣服,一身宝蓝色对襟马褂,胸前一排铜纽扣尤其醒目。

“周督办,听闻汪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