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熊孩子:重八,借你玉玺一用

大秦扛把子

首页 >> 大明熊孩子:重八,借你玉玺一用 >> 大明熊孩子:重八,借你玉玺一用最新章节(目录)

024 再嘲讽试试?干你丫的!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朱元璋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

之前朱雄英要地的时候,足足要了十亩。

如果单单凭借朱雄英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十亩地都种完。

即便有一百个太监给他开荒,朱雄英种完这十亩地估计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皇长孙种了多少?”

朱元璋抬起头,看向李公公。

“启禀陛下,皇长孙殿下…没种。”

李公公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道来。

朱雄英确实一点也每种,甚至锄头都不动一下。

“那他去干吗了?”

朱元璋一脸懵逼。

不会是咱这大孙子还没开始干过就放弃了吧?

这意志力未免有些太不坚定了。

“你为何不早点给咱禀报?”

朱元璋开始把锅甩给李公公。

“陛下,您说过平日里不用跟您报告,只有开始跟种完的时候才跟您报告。”

李公公苦着脸说道。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咱那大孙子种的到底是什么?

大米?小麦?”

“回陛下,都不是。”

李公公小心翼翼地禀报道:“我问过去干活的小太监。

他们说是叫什么…土豆,玉米还有红薯。

他们还说,殿下说那是亩产四五千斤的作物,让他们小心一些。

不过那些小太监都不是很相信。”

“什么?”

朱元璋听到亩产五千斤,当即瞪大了双眼。

“此事当真?”

“奴婢也不知道。”李公公苦笑着说道:“听那些小太监说,土豆是圆滚滚的,黄色。

玉米是一粒一粒的,金黄色。

那红薯表皮是红色的,但是里面也是黄色的。

这些小太监还说干活口渴了,殿下让他们削皮吃红薯。”

“味道如何?”

朱元璋当即就来了兴趣。

这三种东西,他从来都未曾听过。

如果真的能亩产四五千斤,又是作物的话。

那这大明的百姓还会吃不饱?

要知道现在大明北方种小麦,亩产只有三百斤。

南方种水稻,亩产也只有五六百斤。

如果真的有一种作物能够亩产五千斤,朱元璋会立刻让整个大明都种起来。

“味道甘甜,饱腹。”

李公公回忆道:“那些太监在地里吃了两个红薯,晚上都没回去吃饭。”

生红薯确实可以吃,味道还不错。

但很快,朱元璋就否定了李公公的说法。

“这段时间雄英并未接触过任何人,他手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

朱元璋也很纳闷。

“过几日等咱批改完奏折后,去那御花园看一看便知道了。”

“这短时间你密切关注皇长孙的动向。”

朱元璋念叨了几句,又开始批改奏折了。

“是,陛下。”

……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朱雄英都没有去御花园。

毕竟这三种作物的种子都是系统给的。

本身生命力就很顽强。

至于日常浇水施肥这种事情,交给那群太监去办就行了。

半个月后,朱雄英再次来到御花园。

三种作物都已经了出来,玉米大概有十厘米的高度。

红薯则是更长一些。

朱雄英看着绿油油的一片,心情一片大好。

“皇兄!”

“皇兄你有时间吗?”

朱雄英正欣赏自己的节奏时,一道稚嫩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正是朱允熥。

朱允熥的身后跟着两个贴身宫女,见到朱雄英之后他脸上洋溢着微笑。

不过,朱允熥的身后还跟着那个让人讨厌的朱允炆。

这段时间朱雄英仿佛变了个人,压根就不跟他们玩那种小屁孩的游戏。

朱允熥这段时间则是沉迷于小学教材无法自拔。

如今朱允熥跑到御花园找朱雄英,朱允炆也跟着过来了。

“有时间,允熥有什么事吗?”

朱雄英对这个弟弟还是十分喜爱的。

“皇兄你看看这一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解法啊?”

朱允熥奶声奶气地问道。

朱雄英愣了一下,没想到朱允熥还如此好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