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疯了,他说要搞个新大明

大能猫FL

首页 >> 宁王疯了,他说要搞个新大明 >> 宁王疯了,他说要搞个新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四章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自古皇家最无情。

这句话很多朝代都贴切。

老朱也没有跳出历史局限性。

从他称帝后写的碑文来看,他是一个很看重亲情的人。

兄弟、姐妹、叔侄……甚至在落魄时候帮助过他的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任何东西多了之后,便不再珍惜,包括孩子。

朱元璋一生中,光儿子就有二十六个,加上女儿少说也超过了五十。

孩子之间的年纪相差巨大,再加上老朱劳模的性格。

想要给予相同的爱,有心也无力。

所以,他把心思基本放在了太子一系上。

只可惜朱标福薄,英年早逝。

后续皇位继承上,各位手握重兵的亲王们,着实争明争暗斗了一番。

老朱却一个不理,直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断绝其他儿子念想。

当然,以上那些宫廷明争暗斗。

都仅限于几个实力强横或者排行靠前的亲王,跟老十七这个未满二十岁的“愣头青”毫无关系。

历史上,宁王也是命途多舛。

被朱老四挟持造反,最后只落得个移藩南昌的下场。

至于平分天下,二王并立的承诺。

随风而去,再也无人提起。

一直到百年后正德朝,宁王一系才又重新高光了一次。

第四代宁王企图效仿祖宗故事,结果还没轮到威武大将军朱寿出手,就被王阳明带人灭了。

总而言之,在朱老四没有造反之前,宁王都是小透明。

不过此刻,却是一场重要对话中的主角。

老朱听到王景弘的回答,脸色阴晴不定。

“说说吧,为何如此?”

王景弘捏起袖子,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

“回皇爷的话,十七皇子年幼时,对宫里宫女、太监都很好。从不打骂、戏弄,杨妃宫里的下人们没有不夸赞的。”

朱元璋脑门一皱:“就这些?”

说实在的,他并不太了解这个儿子。

杨妃也不是得宠的红人。

史书记载说朱元璋多么喜欢朱权,才会把他封在大宁那个重要之地。

稍微思考一下,也不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

真得宠,能去那鬼地方?

看看秦王、晋王、燕王封地,都是关内一顶一的大城。

他们的王妃,都是国公、侯爵之女。

宁王的王妃,只不过是个兵马指挥的女儿。

亲疏关系,可见一斑。

毕竟谁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独当一面?

分封而不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真不是说说而已。

朱元璋对王景弘回答不满意。

就跟教皇子读书的大学士一样,每个皇子都聪慧绝伦,就没有笨的。

毕竟,谁敢说皇子笨,不是打朱元璋的脸嘛。

“还有,还有。”王景弘支支吾吾,急得直冒汗。

“对了,宁王殿下经常说,要给杨妃宫里的宫女,每人找找个好夫婿。”

朱元璋哑然失笑。

说这话的时候,恐怕朱权还不到十三岁。

孩童玩笑之语,岂能当真?

朱元璋不能理解,因为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拿着钵盂,在淮西要饭的穷和尚了。

久居高位,宫里最底层的宫女太监在想什么,他怎么可能知道?

宫女们最好的年华都在宫里服侍贵人,还时刻担心性命。

等到年老色衰,才能被放出来嫁人。

那些小姑娘对自由的渴望,他无法感同身受。

见王景弘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朱元璋也失去了继续交流的兴趣,同时心里有了一丝悲哀。

孤家寡人,说得一点不错。

马皇后死后,他连个知心体己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到处都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声音。

想听点实话,就是奢望。

“下去吧,朕一个人静静。”

王景弘闻言,如蒙大赦。

赶紧磕头谢恩,倒退着出门。

小心翼翼合上门,刚才那股谄媚、恐惧的模样荡然无存。

看了眼身边木然的小黄门,王景弘一抖袖袍,快步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今晚,他也注定无眠。

望着案几上的奏章,朱元璋没来由得一阵烦闷。

当初大臣劝过他,分封诸王,隐患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