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个史官不怕死,啥都敢写

菠菜有泥巴

首页 >> 大明:这个史官不怕死,啥都敢写 >> 大明:这个史官不怕死,啥都敢写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章 刘伯温警觉,急奏朱元璋!【求鲜花!求评价票!】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朱元璋终于有所察觉了。

苏承泽松了口气,正欲张嘴。

就在这时,一边的朱标却抢先开口了。

“父皇,苏承泽昨天已经报告给孩儿了,胡惟庸就是那秦淮第一青楼金陵春的幕后老板。”

“我昨天告诫过他,让他不要惹事生非,想来苏承泽应该是上门找他理论去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喃喃道:“原来如此..”

苏承泽在一边懵了,张了张嘴巴正欲说话。

又一次被朱标给打断了。

朱标看向苏承泽:“你不必多言,你的忠心我自然晓得。”

苏承泽此时的心中无语至极,我忠心你奶奶个腿儿!

他又一次张了张嘴巴,准备说话,但又是一个声音打断而来他。

“不必多言!”朱元璋出声道:“苏承泽,看来是咱误会你了。”

“既然你对太子也是一片忠心,那咱就给你一个忠告。”

“这些事儿少掺和。”

“你下去吧,我和太子还有事情要谈。”

说完,就命令太监将苏承泽带下去。

苏承泽此时无语至极,没想道自己一个字都没说,这样就离开了。

这TM不是扯淡嘛。

老朱你把人都叫来了,却一个字都不让别人说,是几个意思?

还有,朱标你怎么整天这么多戏呢?

苏承泽吐槽之际,已经被太监带离了上书房。

看着身后的上书房,苏承泽叹息一声:无形脑补,最为致命。

此时的上书房之内,朱元璋正静静的看着朱标:“这苏承泽好好栽培。”

“胡惟庸那边的事情我心中自然有数,你和他都少过问。”

朱标点头,随后退了出去。

...

另一边的胡惟庸已经按照苏承泽给出的建议,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弄到了宝钞的印刷模板和大量材料。

将一切工作都做好了以后,就开始印制宝钞了。

然后通过手下的人开始在世面上流通。

在他的计划中,这新印制的宝钞既能用来让自己招兵买马,也可以用来购买器械材料。

还能用这些凭空多出来的宝钞破坏市场平衡,扰乱人心,简直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有了这几乎和朝廷官方一样的模板和材料,印刷的工作干起来如鱼得水。

很快,便印制出来了大量的宝钞成品。

他将这些宝钞交给陆仲亨和费聚用来招兵买马,然后又拿出了大量的宝钞让自己的心腹在京城各地大肆收购物资。

短短几天之内,胡惟庸就用这些废纸一样的宝钞换取到大量的物资。

他用这些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物资,开始了地宫之内的兵器打造和死士豢养。

造反大计,非常顺利的踏出了第一步。

而民间,由于物资的大量流出,宝钞的大量流入,导致宝钞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

百姓们对于宝钞的排斥也越来越激烈。

这一切的变故,最受伤的也是那些手上大量持有宝钞的人。

朝廷的不少官员就是这一类人。

此时的朝廷,很多时候发放俸禄都是用的宝钞,所以有一部分官员的吃穿用度等平日生计,用的全是宝钞。

但这几天,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手上的宝钞没人要了。

他们拿着宝钞出去也换不回来米面粮食了。

刘伯温的儿子刘琏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的他,正拿着朝中前些日子发放下来的俸禄,准备买些粮食回去,但是米商无却告诉他不收宝钞。

刘琏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胖老板:“前些日子还好好的,顶多就是折半嘛,这怎么就不收了呢?”

米商有些无奈的说道:“最近用宝钞的人太多了,市面上几乎全部都是宝钞。”

“你说我要这么多宝钞干嘛呢,又不换来金银粮食,别人手上也是大把,也用不出去。”

刘琏皱眉,继续问道:“朝廷一再三令五申,让你们不得拒用宝钞,减少金银流通,你们就不怕朝廷责罚?”

胖老板呵呵一笑:“责罚也没办法了,总不可能让我们把真金白银、米面粮食全部换成这种东西吧。”

“这东西也不能当饭吃啊,到时候难道要守着这东西饿死?”

刘琏无言以对,只好转身回家了。

回道府上,刘伯温看着空手而回的刘琏有些疑惑:“琏儿,不是让你买粮食去了吗,怎么空手回来了。”

刘琏叹了口气,将今天在集市上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