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怒撕招安诏!

大宋第一反...

首页 >> 水浒:开局怒撕招安诏! >> 水浒:开局怒撕招安诏!最新章节(目录)

第11章 五万西军精锐,征剿梁山!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赵佶此话一出,童贯当即出班道:“启奏陛下,西北鄜延路总管刘延庆,世代将门,能征善战,其麾下鄜延路兵马五万,乃西军精锐,屡破西夏。

如今西夏已残,西北安宁,正可让刘延庆率鄜延路兵马,征讨梁山柴昊!”

西军,是大宋西北禁军的简称,大致分为五路。

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统帅西军秦凤路兵马。

种师道之弟,小种相公种师中,统帅环庆路兵马。

鲁智深当初,便是在种氏兄弟麾下做提辖官。

刘延庆,统帅鄜延路兵马。

姚古,统帅熙河路兵马。

王恩,统帅泾原路兵马。

这五路兵马,从将领到士兵,代代父子相传,上百年来一直在跟西夏打仗,每一代西军男儿,都身经百战,是整个大宋,最精锐的军队。

尤其是到了北宋末年,西军更是整个大宋唯一能打的军队。

但是刘延庆统帅的鄜延路,虽然比大宋其他禁军强得多,但却不是童贯口中西军五路中的精锐,而是垫底的存在。

种师道的秦凤路、种师中的环庆路,治军严格,能吃苦,耐久战,是西军中最精锐的。

姚古的熙河路和王恩的泾原路,也比刘延庆的鄜延路兵马要强。

而刘延庆此人,虽然将门出身,但却贪生怕死,生活奢靡,喜欢享乐和排场,挥霍无度,所以鄜延路兵马,被刘延庆吃了四成的空饷。

名义上有五万兵马,实际上只有三万。

而且这三万兵马,自从不和西夏打仗后,也有些疏于训练,战力开始衰退。

但是大宋朝廷,却不知道这些,甚至连童贯也不清楚。

童贯之所以保举刘延庆,是因为他曾经在西北做过宣抚使。

西军五路将帅,唯有刘延庆对童贯最是讨好,孝敬不断,可以说是童贯的狗腿子。

所以,这次征讨梁山,童贯便有意推举刘延庆,想把这个立功的机会,给自己人。

在童贯看来,刘延庆有五万身经百战的西军,而梁山柴昊,只有区区一两万山贼流寇。

以五万西军百战精锐,打一两万水泊贼寇,可谓顺手拈来。

若是刘延庆征剿成功,那童贯作为举荐人,少不了功劳和刘延庆孝敬的好处。

若是刘延庆败了,到时候童贯也可以把责任都推给刘延庆,自己最多只是识人不明而已。

御座之上,皇帝赵佶听了童贯的举荐,当即点了点头:“童爱卿所言不错,便传旨刘延庆,帅鄜延路兵马,围剿梁山柴昊!”

五日后,鄜延路总管刘延庆接到快马送来的旨意,立刻便点起鄜延路兵马,浩荡东征。

沿途州府可以提供粮草,所以不带辎重和民夫,二十天行军一千二百里,来到了汴梁城外。

皇帝赵佶派童贯出城劳军送行,又下令梁山附近州府官军和船只,都在济州集合,听从刘延庆调遣。

刘延庆来到济州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四万官军,和数万民夫,再加上刘延庆所部三万的鄜延路兵马,总人数突破十万。

看着济州城外的十万人,刘延庆抚着长须,颇有些自得的道:“梁山贼寇大半被招安,不过剩小半一两万人占山为王。

朝廷调我鄜延路五万人马前来围剿,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何必还要调动济州等地官军。”

言下之意,既享受这种号令十数万人的感觉,又觉得济州等地官军是来分功劳的。

济州太守张叔夜道:“刘总管有所不知,这梁山贼寇,不似一般贼寇,此前屡次大败朝廷官军。

高太尉和童枢密使几次征剿,前后出动兵马二十三万,都被梁山贼寇,杀得大败而还。

如今宋江等虽被招安,但梁山柴昊,既然能裹挟近半梁山贼寇抗拒招安,想必有些本事,刘总管万万不可轻视。”

刘延庆听张叔夜如此一说,当即冷哼一声:“童枢密使在西北时,征讨西夏和青唐吐蕃,都是屡战屡胜,怎么到了梁山就败了?

还不是你们这些腹地的官军不堪使用?

如今我率数万西军到此,哪怕不用济州等地官军,也能荡平梁山,灭了那柴昊!”

张叔夜知道刘延庆是童贯的心腹,当即不敢多言童贯的败绩,只是叹息一声道:“朝廷让我等配合自有道理,总管万万不可轻敌。”

刘延庆的副将王渊也进言道:“常言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梁山屡败官军,必有过人之处,我军不可大意。”

王渊是刘延庆麾下得力大将,听他开口,刘延庆这才点了点头,心下却不以为然的道:“既然朝廷有旨意,济州等地官军,便在我军左右和后方行进。

以我部下先锋王渊,率一万人为前军先锋,我自领四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