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义父朱元璋

忙忙碌碌

首页 >> 人在大明,义父朱元璋 >> 人在大明,义父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 第三百户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三百户的范围并不大。

几个大型院落相连,住普通将士。

正中一个大跨院,正中就是百户官办理公事的和休息的地方。

想要有官厅,舒适的住处,千户都不行,最少当上指挥使再说。

有几个老军在百户大院中洒扫,北侧和东侧都是马厩,平安看了一眼,大约有三十来匹战马。

战马和普遍的杂马完全不同,战马的身高和体能,反应,训练,都比杂马要强的多。

明初时并没有成熟的马市,残元势力尚存,大明的军马来源早期是蒙元时期的养马场。

比如在皖北就有一个大型的养马场,红巾军早期的骑兵就是从马场而来。

到洪武年间,战马来源还是马场为多,另外就是西域战马,还有和北虏交战的缴获。

战马数量相对还是不足。

眼前的百户马厩里,只有三十来匹战马,而且多半是老马为多。

平安瞬间就明白了,这算是费聚和燕达打压的第一步。

若自己催促,肯定就是回复战马不足,尚在调拨之中。

再看大院中三三两两闲逛的旗军们,平完和平实脸上都浮现怒容。

这明显是从城外的屯垦军人中挑过来的。

年龄大抵在三十到四十左右,九成都是这样的中年人。

身形,个头都较为矮小瘦弱。

气质也是不行,一看就知道是多年种地,很少被调拨上战场的杂兵。

简单来说,就是披着军人皮的农民。

这种军人在大明中后期就是卫所军的主流,在洪武年间也不少。

朱元璋吹牛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养兵二百万不费国家一米一钱,代价就是最少一半以上的军人要以种地为生。

元末战乱频繁,人口下降一半以上。

当时的人们能有一块地方休养生息,不受兵灾战乱之苦就算谢天谢地。

所以老朱的军屯还有赋税极高的官田都能玩的转。

当大明的卫所军人,世代相袭,没有办法脱离,平时种地,守城,当班操军到京城修城墙,官衙,帝陵,这都是基本操作。

有战事还得去打仗,平时种地所得的粮食还得上交,这叫子粒粮。

要么就说朱爸爸是孤寒鬼一个呢?

战乱之时,百姓能活命就不错,所以从至正年间到洪武年间,大明陆续组建都司卫所,坐拥二百万卫所大军,不光能守住打下来的地盘,还能在诸多勋臣武将的率领下,不断进取。

到永乐之后,天下太平了几十年,军户就不干了。

民户赋税很低,又不要训练和上阵厮杀,相比之下,军户当然感觉极不公平。

加上军纪败坏,武官贪污,驭使军户,强占军屯田亩的事屡有发生。

卫所制度一崩,财政跟着就紧张,一直到崩溃,接着募兵制也崩,财政彻底破产,瓜熟蒂落,大明亡国。

这是后事,也不是平安此刻要考虑的事。

洪武年间卫所中有不少是专业种地的军户,原本就是叫他们老实种地,上交子粒粮来养正经军人。

所以眼前这伙三四十岁年龄,有不少头发都发白的老军,可能也受过军事训练,也上过战阵,从官面上来说,燕达完全能够理直气壮。

调来的也确实是府军前卫的百户,马匹会陆续拨付到位……慢慢等着罢。

至于军粮,操练军兵每月食粮一石,盐菜钱几十文到百文不等,这个相信燕达也不会克扣。

军械应该就是长枪和配给腰刀,反正骑射也不配弓矢,大明骑兵以冲刺战术和近战为主,不似蒙元骑兵可以在马上弯弓骑射。

明军能骑射的,毫无例外都是武官级别。

“五弟,这太欺负人了。”

“是啊,五弟,你去找皇上奏报!”

平完和平实都是气的面色紫涨,朝廷在两个月左右就要校阅兵马,平安是肯定要率部参加校阅。

老朱叮嘱平安赶紧上任,赶紧练兵,主要就是因为校阅这事。

至于校阅,则是因为诸王就要离京之国,要带走相当多的京卫精锐。

老朱是真疼自己的娃,从秦王到齐王,这一年多来朱元璋是一直给诸王配齐护卫,少的周王配了近万人,多的秦王和晋王都是近两万人。

燕王朱棣也是一万多人,在早期诸王中,秦,晋二王最受重视,燕王镇守的北平因为一直有公侯大将在,反而不是实力最强的一位。

“哈哈哈……这便是平保儿得的百户?”

“真是笑死俺了。”

京师地面也是邪。

平安念头刚想到校阅和诸王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