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常山来将

首页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 川蜀子弟,不负天下,不愧炎黄!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天下强军?!”

公孙牧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点举动,竟然会使得曹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可细细思量一番之后。

公孙牧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是啊,的确是在看一支强军!”

“但。”

“也在看一支弱旅!”

强军?

弱旅?

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语出现在公孙牧口中的时候,曹操看向了后方的西川军,两条眉毛直接皱到了一块儿。

望着曹操皱眉的样子,公孙牧笑了笑。

除却这两个词,他找不出任何的词语来形容西川军。

因为西川军到底会不会打仗,不,准确的说是……

植根于川蜀地界的川军,到底会不会打仗,战力到底如何!

始终是个千古之谜。

说能打吧!

自先秦时期,秦国将蜀地纳入华夏的版图开始。

他们在各个时期的炎黄王朝内战中,从来没赢过。

说不能打吧。

外战从没怂过!

汉光武帝刘秀,攻打蜀国,两年就拿下来了!

三国时刘备入川,连两年都没用到。

邓艾钟会伐蜀,更是只用了五个月!

元末明初,朱元璋攻取四川,用了不到五个月!

当然。

还有更短的。

东晋十六国时期,晋军桓温伐蜀,四个月搞定!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灭前蜀仅用了七十五天。

可你要说川军不爷们,战力拉胯。

那就大错特错了!

蒙古大军当年横扫欧亚,加勒迦河之战砍了六个罗斯王公的脑袋。

利格尼茨战役,更是割了不知多少麻袋欧洲骑士的耳朵。

蓄力亚(和谐)王都大马士革固若金汤,号称永不陷落之城。

结果,十六天就被蒙古军队拿下来了!

可是你能相信。

就是这样一支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在攻打川蜀的时候,前后足足打了四十三年。

连大汗蒙哥都死在了钓鱼城下!

直到临安陷落,宋恭帝降元三年之后,钓鱼城上宋字大旗依旧屹立不倒。

被誉为……

独钓中原!!!

野猪皮入关,中原各地闻风而降,江南惨遭屠戮,累月不绝。

结果。

又是川蜀军队站了出来,抵抗了十几年。

后来的抗曰战争就更不必说了!

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子弟则一日誓不回乡。

“格老子得跟小柜子的几个龟儿子拼喽!”

战场上,冲锋之时的川军子弟喊出的就是这句话。

他们以川蜀子弟特有的血性,遭受重大伤亡时,依旧钉死在阵地上。

在撤退的命令未下达之前,绝不轻易从战场上后退一步。

壮士出川三百万,死伤六十多万。

以最劣质的装备和最无畏的勇气,谱写了一曲何谓《气壮山河》。

硬生生的打出了无川不成军的美名!

如果将秦,汉,唐归纳为前华夏时代的话。

那么。

宋朝开始,则可以定义为后华夏时代。

川军儿郎就像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一般,以一己之力,充当起了炎黄的不屈脊梁,在家国危亡之际扛起了后华夏时代。

他们这等对内对外的两种不同的所作所为,仿佛在昭告世人:

非是我川军儿郎弱,而是我等不愿炎黄内斗!

倘若非我族类。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凡我川军子弟……

若家国需要,九死无悔!

一军既出,绝不弱于外族之人!

思绪回转。

公孙牧想到千百年来川军子弟“要横就在外面横”的优良传统……

他看向曹操说道:“主公,牧听闻你有一个汉征西将军的梦想?”

对于公孙牧的这一问,曹操不明白自己的梦想和身后那支西川军有什么联系。

但。

他还是笑着给出了回答。

“是啊,确实有一个征西将军的梦想!”

“如果可以……”

“操甚至希望死后不是葬在汉境,而是在异乡马革裹尸而还!”

听到曹操的回答,公孙牧用手指了指远处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状若败军的西川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