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常山来将

首页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常败将军,夏侯元让!【求鲜花求评价】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闻听着公孙牧师兄弟四人的拜主之声。

曹操的性格再是如何稳重。

此时一下子得到四员英武的青年将领,也是难以按捺心中的激动。

更遑论。

这四员大将还给他带来了八百名精锐骑军。

骑兵部队,对于此时打算起兵初期的曹操来说,可谓是宝贝。

他虽然没有见识到府门外八百黑甲骑军狂奔时的风采,但从公孙牧师兄弟四人不卑不亢的表现中,也能窥知一二。

强将手下,从无弱兵。

公孙牧既然敢放出为他“破阵摧坚,荡平诸敌”这等话来,他带来的这些士兵就差不到哪里去。

“哈哈,操起兵起初,能得景略,还有三位青年俊杰相助!”

“此次讨伐祸国之贼董卓,愈加胜券在握矣!”

曹操起身从座位上离开,口中径直以公孙牧的表字相称。

既表亲近之意,也表看重。

只见曹操来到公孙牧,张任等人面前,对着他们伸手想要道:“三位将军且入座!”

“景略,你来曹某的身边坐下!”

曹操用手指了指主位右首边上仍在空着位置,宣布了公孙牧就是它的主人。

曹操此话一出。

公孙牧还没有表态。

大堂中的气氛,陡然间变的“剑拔弩张”了起来。

无论是乐进,李典,于禁,还是夏侯兄弟,神情间皆流露出泱泱不服之色。

看向公孙牧的时候,皆是微微皱着眉头。

倘若公孙牧是当世名将,或者一个身着文史长袍的谋佐书生……

他们还不至于有此反应。

前者威望强于他们,后者他们也不屑于恃强凌弱。

偏偏。

这两者跟公孙牧,全都没有任何关系。

看年岁,公孙牧还没他们大。

在夏侯渊等人眼中。

还未证明自己本事的他们师兄弟四人,不过是一群甲胄“光线靓丽”的毛头小子。

花架子摆的好。

出场时的威势隆重。

是够吸引人眼球没错。

但。

也就只能吸引人眼球了。

这并不代表他公孙牧就有资格坐稳主公麾下的“右首位”。

如今他们的主公曹操势力初成……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右首位极有可能代表今后曹操阵营中诸将的地位。

他们今日如果不争,以后再想争就难了。

感受到大堂中如同火山崩前的压抑气氛,曹仁,曹洪两个“大冤种”仰头无力的看着大堂的房梁,仿佛要看出花儿来。

大兄,你就算是再怎么欣赏此人,但也不至于如此急切啊!

你这等作为!

不是把公孙牧这几个小将军架在火上烤吗!

接着,曹仁和曹洪对视一眼,二人全都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如果爆发全武行,他们两兄弟出手劝架,力求双方“平局”收场。

然而。

越担心什么,他还就来什么。

就在曹仁,曹洪两兄弟祈祷着“冲突”不要出现的时候。

他们的耳边,忽然传来了夏侯惇的声音。

“且慢!”

曹仁回头望去……

赫然见到夏侯惇从座位上豁然起身,目光直视着公孙牧。

“公孙牧是吧!”

“方才你未进府门之时,某家远远就听闻你言及自己身具‘荡平诸敌’‘攻无不克’的本事!”

“呵呵,视天下群雄如无物,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不知公孙将军可否给我等展示一二?”

夏侯惇开口。

在说到公孙将军四个字的时候,将军二字咬的极重。

只要在场的人不蠢,就不难听出夏侯惇言语中的反讽意味。

夏侯惇的骤然发难,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

再看到一旁的乐进,于禁,李典等人旁观事态发展,坐观公孙牧“成色”的模样……

曹操面上泛起苦笑。

智慧如他,哪里会不明白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连带着,也使得公孙牧遭受了无妄之灾。

他只急于看重公孙牧,却是忽略了在场诸多武将们的感受。

他的这番作为等同宣布了公孙牧“冠绝诸将”,这让武无第二,没挨过毒打的诸将如何能心服口服?

念及此,曹操歉意的看了一眼。

而后,曹操便要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