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源地

鹤罗天

首页 >> 声源地 >> 声源地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章 白一超决心大力发展网络部 众人各怀心思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一周后,《大众视角》杂志社编辑部内。

“这是讨论稿,还是执行方案啊?网络部副主任的人选都有谁啊?“

一早上刚上班,高尚便惴惴不安地打听消息。自从昨晚上,他看到躺在邮箱里的杂志社内部重组方案后,便忧心忡忡地一夜没合眼。他本是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入职杂志社已有五年,长得眉清目秀,出身小县城,因此眼界不高,平日里为人谨慎,一心只求安稳,不想杂志社先是转企改制,紧接着又内部重组,弄的他整日提心吊胆,唯恐哪天丢了饭碗。

“莎莎姐,你这‘喇叭’不灵了,出这么大事儿,你连个预警都没有。“助理编辑李硕以直男惯用的方式直通通地抢白道。其实,对于改制的事儿,他也不太在意,在听说改制后到手的工资比之前还多些,竟然傻呵呵的笑出了声。惹得王莎莎一顿白眼想直接翻死他。他的关注点全都放在了电子游戏和电子产品上。

听到李硕的抢白,王莎莎一边掏出限量版的粉饼对着镜子给自己补着小妆,一边拖腔拖调儿地说:“白总这是要动真格的了,声称今年内我们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不能扭转杂志销量大幅度下滑的颓势,明年这时候,各位就得卷铺盖走人。听说,还要从咱们编辑部划人过去,咱编辑部哪有闲人?“

王莎莎是副社长王立峰的侄女,平日里颐指气使惯了,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惯会呈口舌之快。

众人口中说起的重组方案,正是白一超忙碌了一周的心血。这一次他一改杂志社“议而不决”的作风,以发布邮件的方式直接公布了方案:

杂志社拟设立网络部,设副主任一名,编辑部划拨一名专职编辑与原网络版专职编辑一同负责网络日常更新及稿件采写工作……

果然习惯了面对面开会讨论的编辑们,对白一超这次发号施令的高效便捷很是不适应。同时对网络部副主任的人选,以及究竟是谁划归了网络部充满了好奇和忧虑。

……

就在编辑们八卦的时候,主编办公室的门紧闭着。

王立峰正气鼓鼓地坐在白一超的办公室里“兴师问罪”,“老白,咱们一起工作有快三十年了吧,你就这么信不过我?”王立峰额头地青筋一鼓一鼓的,一副被气饱了的样子。

白一超一脸和气,不急不躁地说:“王总,啥事儿把你气成这样?我怎么不信任你了。”

“你发的那个什么重组方案?什么意思嘛,你跟谁商量了。现在社领导就我们俩,这事儿连我都不清楚,你让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是不是改制了,连基本规矩都不要了。”王立峰一副得理不饶人地样子。

“王总,你看你,怎么还急了,那不就是个初步方案,先知会大家,具体细节,咱们再商量么。”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内容建设上你是有决策权,可是上级也说了,市场分管领导要积极参与到杂志社的日常工作中去,把商业原则和内容建设相结合,怎么你开拓网络平台这事儿,就不带我玩了呗,跟市场也没关系了?你就一言堂了?!”

“王总,你真的想多了,我从来都很尊重你的意见,也非常重视市场开拓工作。我就是觉得既然是改革,那干脆就从工作效率上改起,过去我们总是‘议而不决’,这次我们就是要干脆利落。”白一超绵里藏针地解释着。他知道他贸然发布了重组意见的确是有些冒进,可也正是想借此测试一下王立峰的反应。现在看来,来自王立峰的反抗比预想的要大些。从他本意出发,内容上规划可以先搞起啦,至于广告、市场的工作可以后续再跟上。

王立峰的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他不再纠着之前的话题,话锋一转,问道:“那你到说说,网络部的主任,你打算选谁?”

人事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儿,其实白一超觉得目前杂志社里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员,他本意是从外面找一个懂行的人来带队,可是眼下继续先把事情张罗起来,于是,他诚恳地说:“说实话,杂志社现有的人都不能胜任主任的职位,所以我暂时想空着,先把事情做起来。慢慢再选。”

王立峰听完,略思忖了一下,点头道:“你说的这个我也同意,那副主任的人选呢?”

白一超的心里迅速过了几个人,陆羽肯定不行,剩下的就是高尚、王莎莎,这两个人入职时间差不多,论能力高尚算是后辈里不错的苗子,也善于学习,至于王莎莎……白一超抬头看向王立峰,开口道:“其实,莎莎锻炼了这几年,表现和能力也算不错,不过……”

王立峰挥挥手,说:“老王我可不是任人唯亲的人,莎莎可以再历练历练。我说句公道话吧,杨萍这么多年支撑着网络版,虽说业绩平平,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也比编辑部的人合适,你说呢?”

王立峰没推自己的侄女上位,反而是推荐了一个日常与他并不相干的人,这让白一超着实吃了一惊,他认识王立峰这么多年来,总觉得他是精于算计,绝不肯吃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