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源地

鹤罗天

首页 >> 声源地 >> 声源地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 寒门双胞胎高考双双考入名校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说话间,听到巷子里有人走过来,还伴着欢笑声。

“你们等等啊,好像是陈光他们回来了,”说完,张阿姨赶紧站起来,走出去打开门一看,就招呼韩意和李硕道:“哎,真是他们回来了!”

韩意和李硕忙走出来,只见走过来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孩儿,他们的穿着非常朴素,但干净整洁。两个人一个手里拎着两包菜,一个手里拎着建筑工具,后面还跟着一对看起来长得有点沧桑的夫妇。

“大兵、桂英,你们也回来了。”张阿姨热情地打招呼。

“回来了,呦,张大姐,有客人哪?”男人看着跟着张阿姨走出来的韩意和李硕问道。

“哈哈,是客人,不过是你们家的客人。”张阿姨笑着答道。

“这两位是《大众视角》杂志社的记者,知道你们家俩孩子考上了大学,特意过来想采访的。这不我看外面太热了,就让他们先到我屋里坐坐。我们正聊着呢,你们就回来了。”张阿姨絮絮叨叨地解释着。

韩意和李硕赶紧走上前来跟陈大兵一家打招呼。陈大兵和佟桂英有些拘谨地笑了笑,对他们说:“两位记者同志,你们的消息还真灵通,这大热天过来真是辛苦了,我们就是个普通家庭,俩孩子就是普通的考生,没想过为了这个事儿引起关注。”

韩意笑着说:“您家的两个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是喜事儿,而且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够坚持学习我们也很佩服,说实话,现在很多小孩家境优渥,可是他们不思进取,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我们采访的目的是想让陈光和陈辉为同龄人做个榜样,让更多的孩子重视学习,珍惜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

陈大兵忙说:“其实这个事儿真的没什么,小光和小辉是学生,就应该尽到学生的本分,好好学习。这事儿真的没什么可报道的,谢谢你们了。”

眼见着采访要“黄”,李硕心里有些着急,转头看了一眼韩意,却发现她一脸的淡定。

“两位先别忙着拒绝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杂志社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或许采访了你们以后,小光和小辉的学费就有着落了!”韩意的脸上依旧保持着温暖的笑意,语调平缓地说。

果然,韩意此话一出,夫妻二人对视了一下,沉默了。

李硕忽然想起以前在编辑部工作的时候,陆羽常说的一句话,要想打动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得说中他们的心事,看到韩意这么机智的采访邀约,不禁暗自佩服。

听了韩意的话,张阿姨在一旁帮腔:“是啊,这女记者说得对,如果大家看了他们写的文章,肯定有好心人给你们捐款呢,这样一来,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不就好凑了,你们两口子也能松口气。”

一旁的陈光和陈辉低声商量了一下,然后陈光就开口说:“我们哥俩愿意接受采访。”

陈大兵夫妇看俩孩子同意了,也没再说什么。

“能不能让我们进家去拍摄一下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韩意趁机问。

佟桂英点点头,就把门打开了,李硕快步进屋转了一圈,屋子不大,只30多平米,前后隔成两间,屋内非常低矮采光不太好,唯一一个能够照到阳光,看上去明亮的地方就是进门靠窗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张两尺宽的小方桌,上面整整齐齐码放了两摞复习资料,看来,这里是两兄弟平时学习的地方。

屋内非常简陋,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更没有卫生间,靠边的地方摆着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灶台,旁边墙角摆着四个热水瓶,看来是这一家人烧饭喝水洗澡都要用这热水瓶里的水。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两台电风扇。

李硕用手机把屋子里外拍了一圈,屋子里有点暗,有些画面显然拍的不尽如人意,然而却更能真实的表现出他们生活环境的恶劣。

“可以了?”等李硕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儿后,韩意问。

“嗯。”李硕点点头。

“你准备一下,我们开始采访。”韩意简单交代了一下。

“好。就那里吧?”李硕指了指屋内唯一还算明亮的窗前说。

“OK!”韩意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对陈光和陈辉招招手说:“我们坐在这里谈吧。”哥俩走过来,与韩意一起坐在窗台下的方桌前接受采访。

韩意问:“你们今年考了多少分?考到哪所大学了?学的什么专业呢?”

陈光比弟弟活泼一些,他说:“我考了722分,京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陈辉腼腆地笑笑,说:“我没哥哥考的高,695分,京州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韩意由衷地称赞道:“考得真好!你们对大学有什么憧憬和打算吗?”

陈光想了想说:“我从小就励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我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我希望能用自己日后学到的医学知识让她少受点痛苦,我知道学医科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