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源地

鹤罗天

首页 >> 声源地 >> 声源地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 白一超与韩意见面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八月的京州,即便到了晚间仍然酷热难耐。京州市中心的餐饮娱乐场所内到处都是青少年的身影,正值暑假,已经有不少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们都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开启了假期的“狂欢”模式。

此时,距京州市中心三十公里外,城南洼水坪二条的小巷子里,一片低矮简陋的民房,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从事的都是这个城市里最底层的工作,拿着最微末的薪水,为生计而奔波着。

一间民房里,传来了轻轻的说话声。一个瘦削干瘪的女人噼噼叭叭地按着计算器,发愁地说:“怎么办,今年小光、小辉都考上了大学,学费加起来得一万多块,这个月咱俩的工资我算了一下,就算加班工时满了也就只有六七千块,还差不少呢!”

坐在她身边的男人,因为常年在建筑工地上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精瘦黝黑,他拍了拍女人地肩膀说:“我去管工友们再借点儿,应该还能再凑出个两三千来!”

女人点点头,又展开两个儿子的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寄来的是报到须知,她细细看着,摇着头说:“还是不够啊,还有住宿费和杂费……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男人看着自己老婆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安慰说:“那我再去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咱二叔再借点儿。”

女人听到这儿,拉住他,说:“二叔这几年没少帮咱们,小光、小辉这几年的衣服、文具、生活用品、借读资格,都是人家二叔帮衬着,咱不能老去给二叔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咱就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这个月的药我先不吃了,反正医生也说了,这个病不是啥急病,也死不了人。”

男人听完重重叹了口气,拉住了女人的手,低下头说:“你本来就体弱,现在病刚有点起色,可不能停药!没事儿,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晚上出摊儿就让小光和小辉陪着你,我再找个夜工打一打。”他又沉默了一会儿,有些哽咽地说:“桂英,我没本事,跟着我这么多年,实在是委屈你了……”

“大兵,你说啥呢,我就图你人好!”那女人假装生气地“搡”了一下男人。

发愁的夫妻俩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一番对话正好被刚从外面卖完废品回来的俩儿子听到了……

……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日早上,白一超满面春风地走进杂志社,刚走进办公区就碰见了陆羽。陆羽见白一超容光焕发的样子,笑着问:“白总啊,看您红光满面的,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儿?”

白一超得意地说:“是啊,我儿子昨天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陆羽一听,忙笑着说:“这可是大喜事儿啊,恭喜白总!孩子真是太优秀了。”

白一超儿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消息迅速在杂志社传开。一上午,杂志社的工作大群里就不断有同事发信息向白一超表示祝贺:

“恭喜白总!”

“孩子真争气!”

“虎父无犬子啊,恭喜啊,白总!”

……

最近,韩意一直都默默关注着有关高考和录取的新闻线索,现在正值各大高校发送录取通知书的节点,这个时候应该会有一些可以跟进的线索做选题,而这类新闻报道难度通常不高,又很正面,正好可以借机锻炼一下网络部队伍。

这时,杨萍走过来叫韩意,告诉她刚接到白总电话,让她们俩去他办公室一趟。

两个人走进白一超办公室。

“韩意、杨萍叫你们俩来是有一个新闻线索,希望你们网络部去跟一下。“白一超说。

“好的,白总。是什么新闻线索?“杨萍积极地问。

“昨天晚上,我儿子给我爆料,说是他之前在贫困地区‘手拉手’联谊活动的时候认识了一对徽地籍的双胞胎兄弟,兄弟俩家境贫寒却都很上进,他们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家住在京州市城南的洼水坪,今年这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校,我觉得这个点特别值得挖掘,这次采访我想交给你们网络部去做,你们俩研究一下?“白一超满怀期许地望着韩意、杨萍说。

听完白一超的话,杨萍面露难色,韩意很痛快地说:“没问题,白总,我最近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可巧您就送新闻线索上门了,这样吧,我带人去实地走访一下。“

看到韩意态度积极,从容不迫地样子,白一超很是满意,鼓励道:“韩意,这次要看你的本事了。“

从白一超办公室一出来。杨萍的脸色有些阴沉,带着些埋怨地语气说:“韩主任,您这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要量力而行,咱网站改版正在测试,工作量可不小,这会你拉着人出去采访,这不是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么?大家对你能没看法么?再说了,网络部也出去采访,你让编辑部的人情何以堪?杂志社没人了,连网络部的人都跑出去抢采访的事儿做了?”

韩意虽然不太喜欢杨萍的性格,但是自己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