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

七步成诗

首页 >>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 >>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最新章节(目录)

7.休伤我父,曹植在此!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曹操嘴角一撇,指着周围的环境说道:“世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可是如今看来,到底还是无能之辈。”

“丞相何以察之?”

“诸位看此处地形,山峦叠嶂,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则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然而就在曹操的话音刚落,却突然听到一声炮响,山上滚石落下,将众人的坐骑都惊了一跳,慌忙将其止住,便听到道口处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丞相!关某奉大哥与军师军令,已经在此等候丞相多时了!”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三百曹军尽皆是面如死灰。

一些随军谋士更是直接吓得面色煞白,蓬头垢面中又多了几分慌张与绝望。只有程昱等两三个人算是表现不错,但是也不难从其眼中看出来一丝绝望。

曹操看着眼前这如天神下凡截住去路的故人,一柄青龙刀在烈阳之下不断地闪出锋芒,高大的赤兔马在众人的面前更是显得不可匹敌。

相对比曹军的潦倒之态,那可真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只见曹军本来就是筋疲力竭,人困马乏,随行军士,早就是混乱不堪。一个个都没有了往日精兵的样子,要么披头散发,要么蓬头垢面,甲胄不齐,兵器短缺,至于军旗这种东西,也早就被曹操为了掩人耳目而丢掉了。或者就是让下面的士兵割了去包扎伤口。

可以说,这简直就已经是一群残兵,而且还是历经了长达几天的没日没夜逃亡之后的,强弩之末的疲兵。

与之相比,关羽身后的五百校刀手早已经是以逸待劳,整兵磨刀,关羽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只要轻轻一下令,后面的五百校刀手就会立刻冲杀上来,如同屠鸡宰狗一般,将曹军给杀戮殆尽!

实力悬殊之大,一目了然。

曹操的心中绝望了。

难道我曹孟德一声枭雄如此,称霸北方,不想今日竟然要葬命于此荒野之处。

时也命也罢!

都怪自己太过傲慢,自以为天下无敌,才导致今日兵败,一失足成千古恨。

到了这个时候,曹操才回忆起来,当初赤壁大战的当前一个晚上,曹植曾经快马加急给自己送来了书信,书中详细告诫自己不要中了庞统的计谋,千万不能将战船连成一体,更要小心应对来自东吴的人!

当初自己还哈哈一笑,只道是自己儿子太过谨慎。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一语成谶!最后落得此番大败。

曹操现在真的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看着面前的关羽和后方仅剩三十余人的残兵,一股英雄末路之情从曹操的心中不可抑制生出。

诲不听子建之言啊!

不过现在这局面,再怎么后悔也是全然无用了。曹操现在的心情就仿佛是被逼到乌江口的项羽一般,基本是对生路全然无望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曹操身旁的程昱却试探着给曹操提了一个建议:“丞相!我素来听闻,关羽乃是自标榜为高洁忠义之士,从来傲气凌然,不肯欺凌弱小,想必也不会做此落井下石之事。最关键的是,关羽向来最重义气,恩怨分明,而丞相先前又对其有大恩,如果丞相亲自前往说之,关羽未尝不会起恻隐之心。也许可助我等逃脱此难。”

曹操听到程昱的话,当时也是思考了一会,曹操本来也不是个顾忌脸面的人,如今生死存亡关头,他更加是不会在乎。

“也罢。”曹操犹豫再三,决定也就丢下脸面去求一下关羽,指不定就能够寻得一线生机呢。

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做了。

然而,就在曹操打算尝试着最后的一线生机的时候,却突然又是听到一声暴喝声:“父亲休要惊慌,孩儿前来助你一臂之力!”

这一声宛若平地一声雷,比起当初张飞长板桥头也是不逞多让。直让两边人马俱是一惊。

顺着声音望去,只看到远处竟是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一队人马,而且看起数量,居然还是关羽的数倍有余,少说,也要有三千之众。

方才喊话的人,正在此大军之前,只见其身披甲胄,狮盔银铠,金玉系腰,英姿飒爽,手中一柄长枪也显然是精钢打造,在烈阳下闪闪生辉。

远远看去,就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将军。

“子建!”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曹操愕然回首,正好看到了正领军冲在前面的曹植,当即惊喜地唤出声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居然出现了!

看到正在急奔过来的曹植,以及其身后的三千精骑,曹操心中陡然而生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原本绝望的眼色,也是重新振奋焕发了光彩。

我儿来了!

活下去了!

有希望了!

“父亲莫慌,孩儿来也。”曹植的一句话仿佛拥有者巨大的力量,直让曹军的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