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

沙拉古斯

首页 >> 掌灯判官 >> 掌灯判官最新章节(目录)

第两百一十三章 大宣危矣 (2/3)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乎在等什么人,徐志穹来的还不是最晚的。

不多时,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了秘阁,徐志穹大吃一惊,居然是太卜。

阴阳司太卜,是大宣的官,但太卜几乎从来不干预政务,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能把他给请来?

徐志穹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表情很复杂。

人都来齐了,昭兴帝开口了:“众卿,我大宣社稷,已到存亡绝续之关头,今请众卿前来,是为明朕之志,朕愿殊死一战,共守千里江山!”

昭兴帝言罢,命令内侍将抄录的奏章发给众人传阅。

徐志穹拿过奏章一看,是碌州知府吴静春,通过固基法阵发来的急报。

碌州,在涌州之南,涌州,是大宣的北方边境。

车骑大将军目前正在涌州,和图奴交战。

而碌州知府吴静春在急报中写道:涌州全境,已被图努攻占,图努大军正在募集粮草,很快便要攻打碌州。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徐志穹瞠目结舌。

涌州失守了?真的失守了?

昭兴帝问道:“碌州现有多少兵马?”

隋智答道:“有守军三千多人。”

碌州不是边境,三千多名守军属于常规驻防。

图努有十万大军,仅仅靠这三千多人,一场大战都扛不过去。

碌州一旦失守,往南便是平洲,平洲也有守军三千多人,情况和碌州一样。

平洲若再失守,就到京城了!

自从来到大宣,徐志穹只见到帝国的繁华,却从未想过亡国之忧近在眼前。

可这事情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

余杉看过奏报,问道:“涌州相邻两州,湍州和迅州各有守军五万,为何不出兵抗敌?”

北方边境不止涌州一个,还有湍州和迅州,余杉懂军事,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隋智摇头道:“湍州、迅州两州闭门不出,未发一兵一卒。”

公孙文怒道:“这是造反了!陛下,容臣前往这两州,斩下知府头颅,率两州之军杀尽图奴!”

昭兴帝看着众臣,一语不发。

众臣皆无回应,只有隋智不住摇头。

“隋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陛下,臣以为湍、迅两州做法并无不妥。”

公孙文怒道:“眼见国土沦丧,却还按兵不动,此举与叛国何异?怎说并无不妥!”

隋智道:“公孙侍郎,你可知图奴派来几路大军?倘若湍、迅两州失守,北方全境沦丧,我大宣焉有生机?”

隋智说的是对的,现在根本不知道图努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倘若湍、迅两州贸然卷入战场,很有可能造成北境全部失守,图奴三路大军押上,京城三面临敌,想防守都不知该往哪打,届时就再也没有翻盘的余地了。

湍、迅两州按兵不动是明智的选择,可徐志穹还是觉得不对。

他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依然不语。

昭兴帝一锤案几,喝道:“存亡关头,众卿不必有所避讳,徐千户,你有话只管明说!”

徐志穹思索片刻道:“陛下,碌州与涌州相邻,为何直至涌州全境失守,方来奏报?”

这是徐志穹发现的最大疑点。

涌州在打仗,碌州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如今兵临城下才发急报,实在不合情理。

昭兴帝长叹一声,让陈顺才把另一封奏报交给了徐志穹。

徐志穹看过奏报,半响无语。

这封奏报也是吴静春发来的,按照奏报上的描述,车骑大将军在涌州倒戈投敌了。

涌州战事本在僵持之中,图奴占据两城,楚信坚守四城,碌州不停往涌州送去军械粮草,完全没想到涌州会失守。

不料楚信突然倒戈,碌州知府吴静春毫无防备,等他准备应战之时,图奴大军已经压境。

钟参看过奏报,也是一头雾水。

他看向太卜,问道:“这消息是真的吗?”

太卜舔舔嘴唇,没有作答。

你让他如何作答?

他也不相信楚信会造反,可消息是从固基法阵送来的。

看守固基法阵法阵的是他部下的阴阳司,如果固基法阵送来了假消息,就证明他手下通敌叛国。

太卜不言语,钟参又问道:“车骑大将军为何投敌?是没有援兵还是没有粮草?”

隋智摇头道:“个中详情,尚且不知,然其手下有大军七万余人,纵一时间难以破敌,也绝无投敌之理。”

公孙文怒不可遏:“此贼早有不臣之心,臣愿只身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